孝—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始基与特色(肖波)17日下午

孝—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始基与特色(肖波)17日下午

ID:11662099

大小:100.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7-13

孝—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始基与特色(肖波)17日下午_第1页
孝—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始基与特色(肖波)17日下午_第2页
孝—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始基与特色(肖波)17日下午_第3页
孝—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始基与特色(肖波)17日下午_第4页
孝—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始基与特色(肖波)17日下午_第5页
资源描述:

《孝—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始基与特色(肖波)17日下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说孝归去来肖波(湖北工程学院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有句古训,叫做“百事孝为大,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时代如何发展,重孝崇孝一直为人类所传颂。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社会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从伦理角度看,孝是宗法伦理、血缘伦理、政治伦理高度统一的体现,上述三者的结合构成中华传统伦理。孝包含了儒家伦理的亲亲、尊尊、长长的基本精神,对其他德目都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政治伦理的精神基础。正因如此,孝在个人道德修养,社会道德修养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上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孝”在中国文化

2、发展长河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二十四孝》中记载有“孝感天下”的故事:据传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为大孝子。虞舜,简称舜33。母亲早亡,继母生子名象。继母与弟象对舜心怀嫉恨。舜的父亲眼瞎,又不辨善恶,偏听偏信,对舜虐待,以至加害于舜。有一次,他们要舜去修仓,待舜登上仓顶,他们却抽去梯子,放火焚烧。舜挟着两个斗笠,从仓顶飘然而落,毫发无损。又有一次,他们要舜去淘井,舜刚下到井中,便有土石滚落。舜从井下的地道中不慌不忙走出,使继母及弟象十分惊恐。尽管他们对舜屡次加害,舜对父母孝敬如初,对弟象依然友好。帝尧知舜至孝,又见

3、他德才兼备,便把治理天下的大位禅让给他。舜“兼爱百姓,务利天下”,后世尊为“远古圣王”。这个故事发生在上古时期,说明这个时候就有孝。(一)孝的起源1、孝字溯源考古发现“孝”字最初见于殷卜辞。在发掘出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上,在出土的当时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释为“孝”的篆体。因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柱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上老下子作服侍状。《尚书》最早有孝的使用,“克谐以孝”,“同孝厥养父母”;《尔雅》中有孝的释训,“善父母为孝”;《诗经》中则有孝的咏叹,“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在古籍《说文解字》中则有“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4、的说法。即奉养父母。原典“孝”的这种伦理含义,形于初周,成于春秋、战国,为儒家所倡导。后来,经历史的不断演化,逐渐被渗入了诸多政治因素,其内涵也逐渐扩展,形成孝亲、孝悌、孝忠、孝廉……完整的具有明显时代印迹和浓郁政治色彩的传统社会孝伦理体系。2、孝之初义——生命崇拜“人猿相揖别,有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人类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非常祈望人类繁衍壮大,但又不理解人类的生命和繁衍,对各种自然现象诸如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等现象产生莫明的恐惧和敬畏,“烨烨雷电,不宁不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于是产生了天命,乃至生命崇拜宗教。人类最初的宗

5、教都是对自然神的一种崇拜信仰。随着人类能力的不断提升,33人的价值意识的不断觉醒,人们逐渐由崇拜自然神向崇拜祖宗神过度。图腾崇拜可以说就是这种过渡的体现。因此,图腾崇拜渐变为祖先崇拜。而祖先崇拜的情愫就是孝,因此说,孝是源于生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正因为祖先是我们的生命之所在,因此崇拜祖先就是要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因此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就不仅成为我辈对祖先、过去之责任,也是对子孙、未来之责任。3、孝之始义——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一种以祭祀死去的祖先亡灵而祈求庇护为核心内容,由图腾崇拜、生命崇拜、灵魂崇拜复合而成的原始宗教。祖先崇拜是原始时代统一先民群体意志,有效地进行人类

6、群体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力量,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崇拜祖先一方面由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使得人们从血缘关系上崇敬祖先,另一方面由于在传统的农耕社会里,祖先在与自然争斗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对自身及后人的生存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当时,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长都相当缓慢,对经验的尊崇,进而转变为对掌握经验之人的尊崇,这就逐渐形成了一家之长在生产与生活中的权威和核心地位。崇拜祖先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敬祀仪式来表达对祖先养育之恩的缅怀,同时又祈望祖先的灵魂能庇佑子孙,福荫后代。后来这种对生命的崇拜转变为对延续生命的祈求,对祖先的崇拜转变为对年老的长辈的

7、敬养。(二)孝的确立1、孝观念之萌芽——殷商时期33殷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开端和创造时期,也是孝观念的初步形成时期。对祖先的祭祀是殷商时期孝观念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为了祈求祖先神灵的佑护,殷商时期的人们制订了一套系统的祭祀制度和烦琐的祭祀礼仪,祭祀祖先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重大的事情。一年当中,殷王要举行名目繁多、隆重盛大的礼仪,依次祭祀众多的祖先。尽管在频繁的祭祀以及厚葬先人的活动中,殷人处处对祖先表现得唯唯诺诺、毕恭毕敬,但这些行为都有明确和强烈的功利目的,也就是祈祷祖灵福佑、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