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及磨具设计——复习题目

塑料成型工艺及磨具设计——复习题目

ID:1164820

大小:41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8

塑料成型工艺及磨具设计——复习题目_第1页
塑料成型工艺及磨具设计——复习题目_第2页
塑料成型工艺及磨具设计——复习题目_第3页
塑料成型工艺及磨具设计——复习题目_第4页
塑料成型工艺及磨具设计——复习题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塑料成型工艺及磨具设计——复习题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判断类1. 在塑料中加入能与树脂相容的高沸点液态或低熔点固态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增加塑料的塑性、流动性和柔韧性,并且可改善成型性能,降低脆性。    2. 不同的热固性塑料流动性不同,同一种塑料流动性是一定的。     3. 结晶的外因条件是指熔体在成型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快慢。                4. 塑料收缩率大、塑件壁厚大则脱模斜度大。                            5. 一副塑料模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分型面,分型面可能是垂直、倾斜或平行于合模方向6. 填充剂是塑料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7. 剪切应力对塑料的成型最为重要8 粘性流动只具有弹性效应

2、9. 同一塑件的壁厚应尽量一致10 塑件内表面的脱模斜度小于外表面的脱模斜度二选择类1、填充剂的主要作用包括()。A、降低产品成本B、赋予材料新的性能C、改善制品某些性能D、抑制和防止塑料降解E、防止塑料制品燃烧2、塑料制品的优点包括()A、质量轻B、化学稳定性优异C、电绝缘性能好D、绝对强度高E、成型加工方便3、解决模腔不能被充满可从以下措施寻求解决()。A、增加熔体的剪切速率B、降低熔体的剪切速率C、提高熔体的温度D、更换表观粘度低些的塑料E、提高模具温度4、注射成型所控制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9A、温度B、湿度C、压力D、时间E、刚度5、模塑螺纹设计()。A、螺牙宜设

3、计为粗牙螺纹B、螺牙宜设计为尖牙螺纹C、多设计为高精度螺纹D、多设计为低精度螺纹E、螺纹圈数不宜过多6、分型面的形状可以为()。A、平面B、斜面C、阶梯面D、曲面E、非连续面7、从便于修模的角度看,整体式型腔容易()。A、修大B、修小C、修深D、修浅E、修高8、模具中,推管的装配关系为()。A、推管内壁与型芯之间呈间隙配合B、推管内壁与型芯之间呈过渡配合C、推管外壁与模板之间呈间隙配合D、推管外壁与模板之间呈过渡配合E、推管外壁与模板之间呈过盈配合9、按照模具安装方式分,模具的类型有()。A、卧式模具B、立式模具C、移动式模具D、固定式模具E、角式模具10、属于浇注系统结构的

4、有()。A、主流道B、分流道C、冷料穴D、浇口E、制品11、一般塑料具有如下特征()。A、以高聚物为主要成分B、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可以塑造出形状C、制成的产品具有尺寸稳定性D、产品满足一定的使用性能要求9E、具有极高的强度12、大分子链的空间构型一般有()。A、体型B、支链状线形C、网型D、点阵型E、线型13、根据塑料的受热行为分,塑料可以分为()。A、热固性塑料B、热熔性塑料C、热融性塑料D、热溶性塑料E、热塑性塑料14、能够有效降低注射成型过程中熔体粘度的方法包括()。A、提高料筒前段的温度B、提高注射速度C、提高螺杆转速D、提高注射压力E、提高锁模力15、设计塑件的

5、壁厚时应考虑()。A、壁厚最小值应以满足塑件在使用时要求的强度和刚度B、壁厚过小,流动阻力太大会影响充模C、壁厚过大,浪费塑料原料,成型周期延长许多D、壁厚均匀一致看上去才美观E、壁厚合理可防止产生分子定向16、塑件的留模措施一般包括()。A、需提高成型零件的表面质量B、适当调整脱模斜度C、适当调整成型零件表面粗糙度D、模具或塑件上设计滞留结构E、主要采取型芯设在定模,型腔设在动模17、正确地判断模具的温度状况()。A、塑料的热量与塑料重量成正比B、在注射完成时刻,型芯与型腔的温度相等C、塑件壁厚较厚处温度较高D、热固性塑料模具必须给予加热E、一般来说,模具型芯吸热比型腔多1

6、8、设计浇注系统时,应()。9A、尽可能减短流道长度B、保证塑料熔体流动平稳C、尽可能提高流道表面粗糙度D、流道断面选择比表面积大的形状为佳E、选择小尺寸浇口使浇口断痕不影响制品的外观19、模具采用推件板推出机构时,可以采用的拉料杆形式有()。A、钩形(Z形)B、环形C、球头D、菌形E、锥形20、注射模中小浇口的优点包括()。A、增加物料的充模流速B、减小熔体压力损失C、利于排气D、利于补缩E、利于断离三、简答类1. 说说塑料制品不足之处。2. 壁厚对塑件的影响?3. 合模导向装置的作用是什么?4.哪些情况下要考虑采用弹簧先行复位机构?5.常见的排气方式有哪些?6.什么是塑料

7、?7.塑件设计的原则?8.分型面选择的一般原则有哪些?9模具推出机构设计遵循什么原则?10分流道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四、读图分析类1绘制图1中两个塑件的分型面,并注明动模和定模的方向9图12分析图2中两个塑件的工艺性,并画出合理工艺性的塑件图(b)图2五计算类已知:塑件尺寸如图3所示,收缩率为,计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模具制造公差取塑件公差的1/3),按表格形式给出答案。9图3塑件基本尺寸尺寸及公差转换平均收缩率计算公式成型零件尺寸六读图类99该装配图为点浇口注射模具,请写出图中各个零部件的名称。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