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619989
大小:15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3
《在教学中,有一些来自学生的、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沈昌剑高中物理教学心得笔记在教学中,有一些来自学生的、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细究起来,发现很有意思。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有一定的帮助。我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有这样的心得,而且会有将它们收录成文字的冲动。如果这种冲动都变成行动,然后大家一起交流,是不是比看论文更轻松、会使教学少走一些弯路?——笔者自序“电磁感应”错误分析举例及教学研究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沈昌剑(湖南临澧415200)电磁感应问题是中学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作为物理主干知识之一,它本身包含的知识多,如:磁通量、电磁感应现象、法拉
2、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右手定则、自感等,不但其内部知识之间常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常与力学、电场、电路、图象等综合起来,所以综合性更强,难度更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学生在做这部分题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1.易错问题分析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动生电动势问题是电磁感应的热点问题,以下题为例稍作分析。题目:如图所示,一个U形导体框架,其宽度L=1m,框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用α=30°。其电阻可忽略不计。设匀强磁场与U形框架的平面垂直。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B=0.2T。今有一条形导体ab,其质量
3、为m=0.5kg,有效电阻R=0.1Ω,跨接在U形框架上,并且能无摩擦地滑动,求: (1)由静止释放导体,导体ab下滑的最大速度vm; (2)在最大速度vm时,在ab上释放的电功率。(g=10m/s2)。 【错解分析】 错解一: (1)ab导体下滑过程中受到重力G和框架的支持力N,如右上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mgsinα=maa=gsinα“电磁感应”错误分析举例及教学研究第9页(共2页)沈昌剑高中物理教学心得笔记 导体的初速度为v0=0,导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v=v0+at=5t 随着t的增
4、大,导体的速度v增大vm→∞ 由E=BLv可知:当vm→∞,电功率P→∞ 错解二: 当导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导体速度达到最大值。 (1)导体ab受G和框架的支持力N,而做加速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mgsin30°=maa=gsin30° 但是导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后,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回路中就会有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使得导体受到磁场的安培力的作用。设安培力为FA 随着速度v的增加,加速度a逐渐减小。当a=0时,速度v有最大值 分析导体ab下滑过程中物理量变化的因果关系是求ab导体下滑最大速度的关键。E=BLvsin
5、30°中30°是错误的。E=BLvsinθ中的θ角应为磁感强度B与速度v的夹角。本题中θ=90°。 【正解分析】 (1)导体ab受G和框架的支持力N,而做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30°=maa=gsin30°=5m/s2 但是导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后,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回路中就会有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使得导体受到磁场的安培力的作用。设安培力为FA“电磁感应”错误分析举例及教学研究第9页(共2页)沈昌剑高中物理教学心得笔记 随着速度v的增加,加速度a逐渐减小。当a=0时,速度v有最大值 (2)在导体ab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6、时,电阻上释放的电功率 【小结】物理解题训练同学们的思维能力。本题要求同学从多角度来看问题。从加速度产生的角度看问题。由于导体运动切割磁感线发生电磁感应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受力使得导体所受的合力发生改变,进而使导体的加速度发生变化,直到加速度为零。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看:当重力做功使导体的动能增加的同时,导体又要切割磁感线发生电磁感应将动能转化为内能。直至重力做功全部转化为回路的内能。2.教学策略《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一、[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第二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二
7、、[课型课时](一)课型:实验探究(二)课时:1课时三、[教材学情分析]“电磁感应”错误分析举例及教学研究第9页(共2页)沈昌剑高中物理教学心得笔记本节教学内容是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在进行教学时,关键是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得出实验结论后,教师组织学生自愿结合组成讨论小组,在班级内进行交流与讨论,教师进行适时调控。交流与讨论的内容首先是学生的实验结果与他人结论的不同,对存在的差异要利用实验进行检验;其次是就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8、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尤其是交流与合作过程(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积极动手、认真观察、动脑思考的探究习惯。2、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中、在班级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和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