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607196
大小:400.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12
《2018届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三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业文档2018届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三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60分)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文化觉醒的最重要条件是A.独立的士阶层破壳而出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C.诸侯争霸对人才的需求D.社会大裂变对文化的破坏【答案】A【解析】结合教材中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文化背景是“士”阶层的兴起和私
2、学的出现,故A项符合题意和史实。B项与材料中的“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不符,排除;C项不是“最重要条件”,排除;D项表述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现象相反,排除。2.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展研究性学习,其中第一小组研究“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下面是第一小组四位同学搜集到的史料:材料一“齐宣王褒儒尊学;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论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盐铁论.论儒》材料二“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公羊传?僖公四年》材料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史记》材料四“古者,庶人之乘者,马足以代其劳而已
3、。故行则服轭,止则就犁。”——《盐铁论.散不足篇》以下是该小组同学对上述史料的解读,其中不正确的是A.儒学能够从鲁到齐,与齐国国王的重视有关B.当时的诸侯国总称为中国,齐国是中国的领袖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出当时社会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珍贵文档专业文档D.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有了牛耕,还出现了马耕【答案】D【解析】当时的“中国”不是诸侯国的总称,而是指中原地区的诸侯国,B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A项与材料一信息相符,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分封制遭到破坏的表现,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有了牛耕,据材料四“马足以代其劳而已。故行则
4、服轭,止则就犁”可知出现了马耕,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下列搭配正确的是①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②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③“双百”方针—三
5、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④《人间喜剧》—19世纪中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各种文化现象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处于社会转型,为文化觉醒创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出现,①正确;“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②正确;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为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文艺和科研事业,中共提出了“双百”方针,③正确;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尖锐的矛盾,促使
6、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和批判,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产生批判现实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应运而生,④正确。故答案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背景;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背景;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后)•《人间喜剧》4.珍贵文档专业文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
7、是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阶级的立场上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墨子“节用”观点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A项错误;孟子“民本”思想和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政策都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不是代表农民阶级利益,B项错误;三者的观点都涉及到建立或保护小农经济,都是以小农经济为考虑点,故答案为C项,排除D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