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墙背挡土墙土压力分布研究.doc

垂直墙背挡土墙土压力分布研究.doc

ID:11600835

大小:3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2

垂直墙背挡土墙土压力分布研究.doc_第1页
垂直墙背挡土墙土压力分布研究.doc_第2页
垂直墙背挡土墙土压力分布研究.doc_第3页
垂直墙背挡土墙土压力分布研究.doc_第4页
垂直墙背挡土墙土压力分布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垂直墙背挡土墙土压力分布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垂直墙背挡土墙土压力分布研究摘要:在填土水平且无粘性条件下,分析垂直墙背挡土墙的主、被动土压力分布。通过研究极限状态土体内主应力拱的应力,得到挡土墙的土压力系数。取滑动土楔内水平薄层土体单元进行分析,推求挡土墙土压力的分布及合力的计算公式,并用试验结果验证。研究表明,本文所得土压力合力与库仑解相等,但土压力分布并非直线,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高度大于三分之一墙高,而被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高度小于三分之一墙高。关键词:挡土墙土压力主应力拱在经典土压力理论中,认为土压力呈线性分布,而工程实测结果和模型试验表明,土压力是曲线分布[1,2]。本文引用主应力拱的

2、概念,利用水平层分析法,对垂直墙背挡土墙后填土水平且无粘性条件下的土压力分布进行研。1主应力拱及侧向土压力系数1.1挡土墙模型为分析方便,取如图1所示的挡土墙模型,假定:①ab、cd是二刚性平行墙背,相距B,墙面粗糙;②两墙之间填土水平且无粘性;③在外力作用下,两墙产生相向(背)运动,土体达到被(主)动极限状态。1.2大主应力拱应力和理论被动土压力系数在挡土墙模型中,因问题的对称性,两墙中点E的大主应力σ1为水平,而靠近边墙的A、C点,因边壁摩擦影响,大主应力发生偏斜并与墙面形成θ=45°+φ/2的夹角[3],这就使两墙之间的大主应力迹线成为一条对称的

3、下凸曲线,称为大主应力拱,如图2所示,其中φ为土体的内摩擦角。大主应力拱上E点和A、C点的应力状态可用莫尔应力圆表示。根据图1,由A点微分单元水平力及垂直力的平衡条件可得(1)(2)8将式(1)两端同除以小主应力σ3,并认为土体处于朗金被动状态,即σ1/σ3等于朗金被动土压力系数Kp,式(1)变为(3)由图2可知:σh=σ1+σ3-σv,将其代入式(3),得(4)式(3)除以式(4),得到理论被动土压力系数(5)式中:σh、σv、τ分别为A点的水平应力、垂直应力和剪应力。对于光滑墙面,θ=90°,则Kp1=Kp;对于粗糙墙面,θ=45°+φ/2,则Kp

4、1=(1+sin2φ)/(1-sin2φ)。若θ为大主应力拱内某点大主应力与铅垂直的夹角,以上各式即表示该点的应力及其比值关系。1.3大主应力拱形状和实用被动土压力系数由图2可见,大主应力拱单元的边界是由小主应力面形成的曲面,为了满足力矩平衡条件,大主应力拱内的应力应保持为常量。假定土拱单元的厚度和土的容重不变,则大主应力拱的形状为一条悬链线,令墙土摩擦角δ等于土体的内摩擦角φ,其方程为[4,5]8(6)在墙壁处,x=±1,其斜率为(7)由式(7)可以求得不同φ时的拱形参数a,结果见表1。根据φ及其对应的a,可由式(6)绘出大主应力拱的曲线,由式(3)

5、~式(5)绘出σh/σ3、σv/σ3、σh/σv应力比值曲线,见图3。为了实用,对不同的φ,利用式(4)求大主应力拱内平均垂直应力σav与σ3的比值,经数值分析,当φ=0°~40°时,σav/σ3=1.00~1.24。则实用的被动土压力系数为(8)垂直墙背挡土墙后的土体到达被动极限状态时,忽略墙背对土体的影响,土体内破裂面上各点的应力状态与图1中E点的应力状态相同,三角形滑动土楔内的大主应力拱近似为上述曲线之半,挡土墙被动土压力系数可由式(8)计算。表1不同内摩擦角时的拱形参数内摩擦角φ/o8拱形参数a0102030401.1351.3111.5321

6、.8202.218(a)拱曲线(b)被动状态时拱内应力比值曲线图3拱曲线及应力比值曲线1.4小主应力拱及主动土压力系数由分析可知,土体模型中的二平行墙产生向背运动,并使土体达到主动极限状态时,小主应力迹线形成的小主应力拱与大主应力拱有完全一样的形状,此时,两平行墙给土体的剪应力向上,图2中的大主应力拱变成了小主应力拱,莫尔应力圆中的σh和σv互换,拱内应力及其关系为(9)8(10)(11)(12)理论主动土压力系数为(13)式中:Ka为朗金主动土压力系数;θ为小主应力与铅垂直的夹角;其余符号意义同前。Ka1和Kp1互为倒数。实用主动土压力系数为(14)

7、2土压力公式2.1被动土压力被动极限状态下,墙后滑动土楔如图4所示,β为土体内破裂面与铅垂面的夹角。在楔体内某一深8图4土契内的水平层单元度h处,取一水平薄层单元,其上的作用力包括平均垂直土压力(平均垂直应力)q、单元重力dw、墙体和稳定土体对土楔的分布作用力p1、p2。由水平薄层单元水平力的平衡条件得(15)由竖直力的平衡条件得(16)略去二阶微量,注意到p1=Kpwq/cosδ,将式(15)代入,式(16)变为(17)式中:γ为回填土的重度;D=1-KpwG,G=[tan(β-φ)-tanδ]/tanβ。为简单起见,取边界条件h=0时,q=0,得微

8、分方程(16)的特解(18)被动土压力的分布p与p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8(19)对式(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