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十六世纪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及其启示

试析十六世纪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及其启示

ID:11595303

大小:4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2

试析十六世纪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及其启示_第1页
试析十六世纪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及其启示_第2页
试析十六世纪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及其启示_第3页
试析十六世纪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及其启示_第4页
试析十六世纪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及其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十六世纪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及其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西安文理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试析十六世纪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及其启示系(院)名称文化与旅游学院专业班级历史学(2)班学生姓名耿蕾学生学号05101090244指导老师李虹提交时间2013年5月2日西安文理学院教务处制7试析十六世纪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及其启示耿蕾内容摘要:十六世纪出现的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罗马教廷的统治基础,为此,罗马教廷进行了诸如召开特兰托宗教会议、建立耶稣会和设立异端裁判所等等重大改革。通过改革,罗马教廷重新树立起了宗教权威。罗马教廷自身的改革对于当前处于改革时期的中国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罗马教廷;天主教;改革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封建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矛盾相当激烈,当时的罗马教廷也陷入了一场宗教战争中,这就是以罗马教廷为首的教会封建势力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当时的罗马教廷已经极度腐败,教皇为维持其奢侈的生活,不断向农民征收什一税,大肆兜售赎罪券,加重了下层民众的生活负担,使罗马教廷的统治日益产生危机。罗马教皇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对罗马教廷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召开特兰托宗教会议,对教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革除教会的各种弊端,整顿教会纪律等。罗马教廷并于1540年成立耶稣会,此后耶稣会成为罗马教廷反宗教改革运动的主要武器。除此之外罗马教廷还设立了异端裁判所,惩处对天主教会不利的思想及信仰者,从而维持和巩固了罗马教廷的统治地位

3、,适应了社会的新发展和新需求,对当时的社会文化、教育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满足了人们对天主教的渴望。十六世纪的罗马教廷能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改革,这对中国当前国情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借鉴。一、罗马教廷宗教改革的背景十六世纪的欧洲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在中世纪早期占统治地位的封建领主制日益瓦解,西欧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首先对天主教会发起挑战的是马丁•路德,路德发动了德国宗教改革,并使宗教改革在德国取得成功,建立了民族教会——路德宗,打破了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其实针对罗马教会体制和教皇的专制统治,改革的呼声首先来自宗教体制内部。在十四世纪开始,教会内部通过召开宗教大会,试图用大会讨论形式来纠正和防止因教

4、皇滥用权力而造成的祸害。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者——莫尔、伊拉斯谟、科利特、勒菲弗·7戴塔普尔都力图促进教会,依照早期教会的模式,主张用温和的、开明的、更符合人性的思想和教会统治形式来代替罗马宗教的教条主义和专制主义,主要通过教育和社会的转变来进行改革。虽然他们自上而下的改革主张并没有得到罗马教廷的采纳,但伊拉斯谟等人主张的宗教个人化和平民化,以及通过教育而非强制手段的宗教信仰思想,对宗教改革后期的宗教宽容观和信仰自由形成起过很大影响。[1]政治方面,在内部,罗马教廷实行以教皇为首的封建中央集权制,教皇有权制定、修改法律,决定教区的划分;教皇还通过教职任命建立了大主教、主教、神甫

5、等组成的封建教阶等级制,遍布欧洲各国的大小教区,实际是听命于教皇的封建行政区;教廷拥有法庭、监狱,可以更改国家法的判决,同时也不断粗暴干涉各国的内政,封建主的领地收入受教会侵蚀、搜刮,故他们反对教会。在教会内部贫富悬殊,中、下层教士反对教会上层,反对罗马教廷的横征暴敛、腐化挥霍。在外部,民族国家的意识随着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而逐渐强大,各个国家强烈要求摆脱外来的罗马教廷的宗教控制,发展民族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建立独立于罗马教皇势力之外的本民族的教会;教会对社会的控制力大不如前。在经济方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度的基础,罗马的教廷及其教会更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因而也是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

6、会至少拥有欧洲土地的三分之一,他们搜刮人民,迫害教徒,榨取钱财。教会土地上的农民不但要受名目众多的赋税徭役的剥削,而且还受到什一税和高利贷的盘剥,教皇则卖官鬻爵。主教、修道院院长等高级神职人员,在上任前就得向教廷交纳一笔巨款;在职期间,他们则巧立名目,诈骗民财。教廷还制造、出售赎罪券。所有这些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特别是占人口多数的农民的负担。加深了人民对教皇的憎恨,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起来同封建主和教会进行斗争。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西欧一些地区出现农民革命组织和爆发起义。意识形态方面,教会神学思想更是封建统治思想的主体,支配着整个社会的政治和精神生活。首先是教义危机。基督教产生后经历了一千余

7、年的发展,其基本教义仍然是上帝说、三位一体说、原罪说、天堂地狱说和末日审判说等。但到了中世纪晚期,人们普遍地对基督教产生了一种新的渴求,希望基督教能在变化了的社会条件下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而基督教的教义并没有适应这种变化,使人们产生了信仰危机。其次是教会危机。马丁·路德只是从理论上否定了天主教会存在的基础与价值,而教会本身的所作所为,则导致了其自身的真正危机。中世纪晚期,教皇与西欧各国的教会已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