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毕业论文

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毕业论文

ID:11591276

大小:83.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12

上传者:U-10243
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毕业论文_第1页
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毕业论文_第2页
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毕业论文_第3页
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毕业论文_第4页
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目录一、引言2二、审计风险的概述2三、审计风险的类型6(一)、固有风险6(二)、控制风险7(三)、检查风险7四、审计风险成因分析8(一)由内,外,主、客观形成的因素8(二)、审计风险存在的主要环节14五、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14(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准则及政策,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15(二)、搞好审计风险预测。15(三)、区分会计与审计责任。15(四)、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强化风险意识。16(五)、建立融洽协调的工作关系。16(六)、加强审计活动全过程中,每一步骤的风险控制。17六、结束语17第18页 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内容提要:审计作为一种中介业务,自其产生以来,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审计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愈演愈烈。但是,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通过审计理论研究,提高审计质量,把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依然可以焕发旺盛的生命力。本文运用了对比、举例等方法,通过对审计风险的研究,探索控制风险的途径与方法,同时引起大家对审计的重视和了解预防审计风险的重要性。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对审计风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第一部分首先系统地论述了审计风险的概念;第二部分论述了审计风险组成的类型;第三部分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最后,就审计风险的防范提出了相关的方法和措施。关键词:审计风险防范措施控制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活动的不断频繁化和复杂化,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也在日益显现。而正确评价审计风险,则可以在对风险进行防控时,促进审计监督发挥积极的效用。充分了解审计风险的含义、特征、产生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才能有助于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合理水平,对审计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二、审计风险的概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蒸蒸日上,这使得经济活动不断频繁化和复杂化,从而使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强;并且随着审计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也随之加大。为此,人们应该对于审计风险有着正确的认识,并在实践活动中给予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一)、审计风险的概念第18页 与其他大多数职业一样,审计工作是一项需要根据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的经济活动。然而,也存在着由于判断不准确或者决策不恰当,所引起一定后果的风险。由于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审计人员只能努力去降低风险及其可能带来的损失,而不能不切实际地去试图消除风险。那么究竟审计风险的含义是什么,审计风险由哪些要素构成,审计风险由哪些原因造成,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关于审计风险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中指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总之,上述虽对误报的界定范围有所不同,但是总体上对审计风险基本涵义表述是一致的,即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存有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审计后却认为该重大错报和漏报并不存在,从而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审计风险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反映企业及其经济业务的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或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较为严重漏洞、缺陷或是重大的舞弊现象,但是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后没有发现。另一方面,反映企业及其经济业务的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或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已经公允地进行了反映,但是审计人员却质疑其公允性而做出不恰当的审计报告。(二)、审计风险的特征审计风险是风险的一种,具有风险的一般特征,但同时审计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审计风险具有自身的特点。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审计所面临的风险与分类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其它风险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不能完全消除审计所带来的风险,只能通过一定的手段与方法来降低审计风险及其可能的损失。2、第18页 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审计风险的潜在性特征与风险的定义是一致的,即它只是一种可能性,潜在地存在于审计工作中。审计风险只有在错误形成并经过证实之后才会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判断失误没有被追究责任,那么即使审计人员的行为偏离了审计准则的规定,出现了判断错误,也仅仅是潜在的风险。只有在公众要求审计人员对其工作失误和判断错误负责任,对其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时,潜在的审计风险才转化为现实的损失。3、审计风险具有损失性。审计风险是客观地、潜在地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的,并且总是与损失相联系。损失是审计风险的具体体现,而且审计风险一旦转化为现实损失,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4、审计风险具有可控性。审计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由于全过程的多因素所致,同时又是逐步显化和难以计量的,但审计风险仍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上,从而降低风险,减少损失。例如,由于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人员工作态度、审计方法选用、审计机构对审计工作的管理等因素导致的审计风险。5、审计风险存在巧合性。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都可能引起审计风险,并不一定是审计人员的有意施为。因而,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由审计人员接受审计风险和承担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也往往是无意的,具有巧合性。这与审计人员有意做假,出于私利考量给出违背事实的审计结果,从而担负相关责任和处罚是不同的,那种故意的行为是要受到职业道德谴责并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6、审计风险形成的全过程、多因素性。审计风险普遍地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审计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或增加最终的审计风险。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审计人员接受客户时存在接受委托风险;制定审计计划时有计划不充分的风险;搜集证据有证据不足或不足够有力的风险;进行审计抽样时有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引起的抽样风险;编写审计报告有措词不当的风险等等。对于各环节的每一个具体风险来说又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其中既有客户本身方而的因素,例如,内部控制薄弱,所处行业正处夕阳产业,管理当局不诚实等,也有来自审计人员方面的因素,包括审计方法使用不当,确定证据数量不足,执行审计业务中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等。(三)、引起审计风险的缘由1、第18页 审计风险的产生与审计对象抽查以及审计内容的复杂性和广泛性相关。随着现代经济活动的日益深化和频繁化,审计对象也体现出了复杂性和广泛性,这就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造成其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性原因又有客观原因。现代社会,因为企业持续地扩大规模,出现了很多非现金交易,比如赊销产品、补偿贸易、股票期权等等,并且,这些交易行为已经普及为经常性的经营行为,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更加复杂,使得审计对象庞大繁杂,而由此引起的审计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例如,会计记录中出现错记、漏记的可能性会被另外大量的信息所掩盖,增加了其在审计中不被发现的可能性。又如,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审计单位改组、兼并、重组等行为会不断增多,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往往难以达到全面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此外,当今的审计范围已不仅仅是传统的财务报表,揭露企业经营中发生的严重差错和徇私舞弊,对于企业经营是否可持续等做出评价等都成为了审计的内容,还包括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的审计发表意见等。这些充分说明了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和内容在增多,其工作难度也在日益加大,进而促进了审计风险的产生。2、审计风险的生成也和审计法律环境的不完善性与局限性相关。审计法律环境是指在某一定时期内,国家法律对于审计工作在干预、指导、制裁等方面的相关管理。它对于审计制度的组织方式、独立地位、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在诸如权利与义务、职责与任务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确保审计监督制度的独立性、客观性、透明性。目前,在我国的实际审计活动中,需要从规范性和完善性来寻求改进和提高,降低审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3、审计风险产生还与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本身缺陷性相关。目前,在审计风险分析中发现,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本身缺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于审计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机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防止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但是,不能完全避免和消除。大致来说,产生审计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内部控制结构或是控制能力、项目评价和注释、项目流动性和交易量、财务状况、抽样技术等等。这些都可能是造成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缺陷性的原因。因此,对于最终审计风险的控制是需要从各种风险控制和降低来给与保证的。此外,由于经济因素的考虑以及时间和经费的限制,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均衡性,但是,这种现代审计采用的方式虽然降低了审计成本,但是同时也增加了相应的审计风险。4、第18页 审计风险产生还与审计人员自身专业性和职业素质相关。一方面,具备较强审计专业性知识、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以及较强职业判断能力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职业谨慎的要求也是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的重要因素。为规避审计风险,合格的审计人员应有过硬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具有职业素养,能够严守自身的职业操守,使得其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具有规范化和客观化特征,而不是成为某些人或是企业的庇护者。但不容忽视的是,某些审计人员并不完全具备上述提及的专业性及职业素质,这就使得审计风险在加大。具体表现为,有些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不强,无法真正有效地处理实际工作中的审计性工作,或是缺乏实际的从业经验来保证其审计工作的实际运行和操作;此外,有些审计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职业性素质,就会出现审计工作的不客观和不规范的情况,这就直接导致了其审计工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大打折扣。三、审计风险的类型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而每一审计风险又都是由不同的因素组成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类型。(一)、固有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假设被审计单位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固有风险是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客观的风险。从理论上而言,某一审计期间,被审单位的固有风险处在确定的水平。其主要成因及表现有:参与经济活动者,书面资料编制者由于工作疏忽或业务不熟造成的错误。审计战线受历史、经济、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审计干部队伍中高素质人才匮乏,智力投入不足。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够全面,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审计质量的提高。在承担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尤其是担任审计组长或主审的,只具备查账技能还不够,应具有相当的宏观经济知识、政策法规及审计、会计专业知识、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被审计单位为了达到某种不良目的,故意在会计资料及其他资料中弄虚作假、掩盖真相,扭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更有甚者提供假帐、假凭证等假会计资料。第18页 由于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如企业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和审计时限等因素制约,造成审计本身不便全部使用详查法,往往采用抽查法,进行抽样审计,因而不可能对每本账册、每笔业务、每件存货数量价值、每项往来款项一一审计,也就不可能将存在问题全部查出。(二)、控制风险控制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或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纠正的可能性。控制风险主要表现有: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薄弱,不具备健全有效性。一般情况下,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应同时具备健全性和有效性两方面特征,但也存在少数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或部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健全,而执行不力,有效程度不高,形同虚设等情况,造成审计风险。未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评审。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操作程序,没有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认真调查和测评,以确定具体项目审计程度,从而引发审计风险。(三)、检查风险所谓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它账户或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检查风险主要表现有:事实不清楚,证据欠充分,证明力度不足。审计人员在核定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事实、证据时,不能认真核实、核清、核细,相关数字不精确,甚至前后矛盾;收集的证据材料不具备可靠性、相关性、合法性、时间性、充分性的特征,而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证明力不强。评价不确切,定性不准确,处理处罚不恰当。对审计核实的事实没有采取必要的方法手段加以综合归纳、分析、判断,并以此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情况,处理处罚缺乏原则性、政策性、针对性、灵活性,引用的法律法规欠适用、欠时效,不具备、不完整。建议、意见不适当,审计效果不明显。如向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审计建议和意见看不出深度、高度和水平,缺乏宏观性、建设性、可行性,针对性、服务性不强,提出措施不得力,起不到审、帮、促作用,甚至有些结果提供了不准确的审计信息,而造成直接关系人的损失。第18页 审计人员不遵守审计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某些审计人员自律性不强,在审计中未遵守保密规定和审计回避制度;违反廉政规定和审计工作纪律;以审谋私,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查实问题避重就轻、化大为小、弄虚作假、隐瞒违纪违规问题及徇私舞弊等,给审计工作带来较大风险。四、审计风险成因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审计的理解的增强,人们对审计风险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现阶段的审计风险与以往任何时期相比都明显增大。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包括很多,综合分析为:(一)、由内,外,主、客观形成的因素1、社会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主要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而审计人员又不能觉察所造成的风险。即使审计人员确认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或在关键环节上失控,其提出的修正建议是否能够真正适合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也会形成一种修正风险。如果社会及公众审计意识增强,企业便会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严格会计核算,其审计风险就会降低。反之则升高。近年来,审计在反腐败和查处重大案件工作中成效显著,得到政府的肯定和社会的好评。但是,目前我国审计机关隶属于行政,各级审计机关同时接受地方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的政治体系体制实行双重领导,使得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削弱,在行使各项审计任务时,不仅要服从上一级审计机关指导,还要受本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行政干预,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大都是领导干部,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现在实行的审计管理体制从多方面制约了审计监督。审计中一旦查出问题,上下左右的说情者或明说或暗示,甚至搞感情投资。审计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也必然要服从本级领导,容易造成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难以做出客观合理的审计结论,也在客观上影响了审计职能和权威的发挥,容易形成保护主义,影响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2.法律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第18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没有法律的保护,就不可能有注册会计师业的正常运转。市场经济越发达,各种经济组织与外界的联系越频繁,利用审计服务的人也就越多,除证监会等政府部门外,还有投资人、债权人、甚至包括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等。因此,注册会计师对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也负有提供准确的审计信息,维护国家的以及公众利益的责任。法律在赋予审计监督权利的同时,也使其承担着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已出台的《审计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及《刑法》等有关法律中,分别对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中的行为做出了规定,由于违规操作或对问题落实不清,损害了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权益,就可能引起行政复议,或被推上法庭,从而形成审计风险。在国内外,审计人员由于表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而引起诉讼的案件日益增多。法律是审计工作的依据,如果法律体系不完备或不衔接,审计人员就会失去统一的判断标准,增加风险机会。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不配套、不完善。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变化和发展,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而法律法规滞后,不能同步发展、配套进行,造成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无法可依,也形成了审计风险。3、经济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经济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运作机制对于审计工作绩效的客观要求。第18页 市场经济成份的多元化,被审计单位行为的不稳定性,如企业改组、兼并、重组等,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难以全面地反映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随着市场的扩大,公司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其经营环境越来越难以预测,商业风险不断增大,从而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等不确定性增大;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也越来越多,差错和虚假的会计资料参杂其中,失察的可能性也随着增大;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完善过程之中,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仍待解决的这种现状,无形中给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导致审计结果失真,加大审计风险;经济业务的种类和性质也在不断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会计核算业务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内容,对这些业务的处理,要比传统的财务会计更具挑战性,也为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此外,我国经济体制及与之配套的各种制度均处于不断变革之中,经济成份越来越复杂,各种经济成份的从业人员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有时滞后于财务会计制度的变革,有的甚至乱中投机,以图私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上述这些因素都相应的增加了审计的风险。4、被审计单位的影响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及会计工作是否规范是固有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冈。作为审计主体的审计机构或人员,并不直接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对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并不十分清楚,往往是以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这些资料为基础进行事后审计。因此,审计的质量有赖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完善是控制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的基础,如果被审计单位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同时兼管了不相容的职务,就增加了舞弊的可能性,这类问题有时难以被审计人员发现而使风险增加;另外影响控制风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状况。企业经营状况越稳定,管理越健全,内部机构设置越透明,其经济活动就越规范,控制风险也就相对较低,反之控制风险相对较高。5、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薄弱。内部控制与审计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当前,我国有许多的被审计单位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影响对其经济活动记录的会计报表真实性、合法性,进而加大了审计风险。6、被审计对象的复杂化。现代市场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谋求发展,所进行的交易也就日趋复杂化,这就使得会计核算中记录不恰当业务的可能性就随之增大了,从而审计风险,审计结论与实际情况发生偏离的可能性也就更高。7、审计独立性的缺失近年来国内外的事务所不断的发生会计造假事件被媒体曝光,社会各界开始对审计独立性的高度关注,并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审计独立性产生的怀疑。目前审计独立性的缺失主要有下面几点原因:①第18页 政府对审计市场的过度干预。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是由脱钩改制过来的有限责任公司,一方面政府的过度干预,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很难做到独立和公正;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期望依赖有关机构和政府官员的权力去分割独立审计市场,因此,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屈从权力主体的压力而不再保持独立性。②法规不健全、惩治不力且违规成本低。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尽管颁布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是仍不完善,企业的经营活动缺乏规范,如企业存在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意图与行为,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乏起码的诚实与信誉,甚至贿赂审计人员,使其失去独立性,加之我国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监管不力,违规处罚力度偏弱,审计整体风险水平较低,在经济利益诱导下,注册会计师最终可能选择与企业“合谋”,从而丧失审计独立性。③审计定价不规范。事务所的审计收费不规范,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不公平价格竞争带来的后果是审计收费越来越低,为了获得利润,不得不降低公正是必要的审计程序,从而造成了审计质最的下降。8、有关注册会计师相关法律务文的矛盾《刑法》、《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公司法》中都涉及了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有关的规定,这一系列规定对维护市场运行秩序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立法顺序的先后不同,使得这些现行法律中,涉及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住的条文存在不少矛盾之处,这便导致追究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时尺度不一致、不平衡,使注册会计师法律问题的复杂化;当注册会计师遇到法律诉讼问题时,就会根据这些法律条文的空隙,逃避自身的法律责任,也就使得审计风险在无形中增加了。9.会计师事务所制度的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不健全。一般情况下,每一个会计师事务所都必须根据职业协会颁布的质量控制准则,建立和执行本所的质量控制制度,但是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事务所却未建立健全严格的内部质量监控制度,他们追求的是眼前经济利益,没有战略的眼光,急功近利,执业行为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声誉不佳,与被审计单位关系不是监督与被监督,而是互利互惠的关系,以致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时没能遵守职业准则的要求,从而带来审计风险。同时,在聘用制度上也有明显的不足,除国际“四大”外,国内事务所在招聘员工的时侯大都选择要实习生,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在事务所忙季的时侯减轻工作量,但在外勤审计的时候实习生就会出现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并且如果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没有事事亲为的话,那么对审计质量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10.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审计风险第18页 审计人员是通过跟踪审计线索审核有关的经济业务的。手工审计中,审计人员利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就能够从原始凭证开始,核查到会计报表,或对报表之间、报表与账簿之间的会计数据的勾稽关系进行审查,通过这些课件的审计线索检查证、帐、表数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等。但会计点算化后,审计人员不能够直接阅读这种会计信息,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一经输入,便以文件的形式存入计算机内的数据文件。由于计算机的存储介质,处理过程都在机内文件之间进行,使审计人员难以像在手工操作环境下那样对经济业务进行追踪审查。在审计内容上存在的风险:由于会计点算化后,会计凭证转变以为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计算机硬盘内,使会计核算无纸化,修改数据不留痕迹而且存储介质有易损坏、易丢失或毁损的危险。审计方法方面的风险:传统审计方法已满足不了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的要求,审计人员应把计算机当做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但国内通用审计软件的功能还比较简单,数据分析能力较差,相当一部分辅助审计的软件实用性不强,使得审计的风险变得更大。给审计人员工作时带来的风险:电算化审计是人机审计,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审计人员。审计技术的改变使原有的审计方法难以进行审计工作,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会计、财务、审计知识和技能,熟悉财经法规以及其他的审计依据,而且还应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处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不仅要懂得审计软件的操作方法,而且还应该根据审计过程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编写出各种测试、审查程序模块。从长远来看,审计人员还应当掌握编写适合各种场合需要的审计软件,建立起自己的电算化审计系统。11.审计人员职业关注情况在实施审计的整个过程中,审计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关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纵观所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失中,由于缺乏谨慎的工作态度和高度责任心,盲目接受委托、未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执行公务、擅自缩小审计范围、简化审计程序导致审计结论错误的不在少数。对职业关注缺乏热情也是产生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每一个会计师事务所都必须根据职业协会颁布的质量控制准则,建立和执行本所的“质量控制制度”。但是有些事务所根本没有建立或执行自身的质量控制制度,以致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时没能遵守职业准则的要求,从而带来审计风险。12.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第18页 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高是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审计活动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税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相关的政策理论水平。我国的审计事业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审计队伍比较年轻,很多审计人员缺乏经济理论、基建工程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与现代审计制度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不相适应,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13、审计方法的影响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存在一定审计风险为必要前提,主要是抽样审计方法的应用,必然使得审查的结果有一定的误差。抽样审计所奉行的是成本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而这两点本身就是允许一定审计风险存在为前提的。一是审计方法模式滞后,仍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阶段;二是无论采用判断抽样还是统计抽样,它都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主观判断,极易遗漏重要的项目;三是审计操作不规范,如审计人员为了降低审计成本随意放弃一些自认为不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的选用不科学,审计报告的编写不明确、不公允等。14、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审计能力的相对有限,使审计人员独立审计所能完成任务的能力难以达到社会的全部期望,或者使社会与审计职业界对审计的内容和要求不一致,这种状况常常使人们卷入不愉快的责任诉讼纠纷。因此审计人员独立审计能满足社会需求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审计能力与社会公众的需求之间总存在一个“期望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强调审计报告仅是一种意见而不是一种保证就是对审计能力有限性的一个认识。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也强调审计报告仅是一种意见。这种认识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事务所审计人员对审计结论承担一定的风险。15、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关注状况第18页 审计是一种专门技术服务,审计人员有责任计划自己的审查工作,以查出可能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差错行为,同时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应运用应有的技术和职业关注。可见,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关注对审计的结论相当重要。16、审计人员所采用的现代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着缺陷审计人员所采用的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存在一定审计风险为必要前提,并且抽样审计方法和分析性复核方法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因而审查的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误差。(二)、审计风险存在的主要环节 1、签订审计约定书环节的风险。签订审计约定书,是委托人与被委托机构之间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过程,约定书一旦确定,就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一般情况下,除老客户外,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内部财务制度和内控系统是否健全和有效并不了解,而这些方面的状况又恰恰是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能否得出客观、真实审计结论,发表客观、真实审计意见的基础。签订约定书环节是产生审计风险的源头。2、审计抽样的风险。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正确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同时也能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因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每一经济事项在财务会计上的反映真实与否,又关系到企业财务报表的客观性、合法性和真实性,这就有一个“公允”的问题。要达到公允的程度并不容易,误差必须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这就要求抽样要有可靠性,组成适量、有效的样本,以尽可能提高样本对总体的反映程度。3、审计取证环节的风险。审计证据是形成和支持审计意见的基础。错误、失真的审计证据必然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不全面、不充足的审计证据必然会得出片面、不可靠的审计结论。4、审计报告环节的风险。审计报告是审计的成果,也是追究审计责任和承担审计风险的具体依据。按照审计抽样、取证所形成的工作底稿做出的,好像审计风险应存在于审计报告以前各计程序和正常逻辑思维审计报告是依据审计约定书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依据审计环节。事实上,撰写审计报告本身不但存在风险,而且是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五、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第18页 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职业界对风险问题将日趋重视,努力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在审计准备、实施和报告等各个阶段采取各种风险管理和控制对策,以减少审计风险,避免风险损失是当前事务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准则及政策,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良好的环境是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只有有了良好的审计环境,审计人员才能在执业时坚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从而降低审计风险,使审计质量得到保证。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准则及政策,加大遏制舞弊的力度,从而为审计人员创造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提供条件。2、建立健全审计准则与各项法规。健全有效的审计准则和法规,有利于合理地界定审计人员的责任,并为审计业务操作提供规范和指南。越是健全完善的审计准则和法规,对审计人员及其业务操作要求越高,审计人员面临的约束越多,则审计风险意识就越强。3、真正确立审计组织“独立法人、公平竞争”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促使各审计组织真正走入市场,实现真正的企业化管理和经营。(二)、搞好审计风险预测。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审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审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科学地判断形成审计风险的各种因素,准确地了解风险程度,并对可能产生的损失作出充分的估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审计对策,力求降低和避免审计风险。审计质量的好坏与审计风险的大小密切相关。加强审计质量控制,认真实行审计质量的检查和考核,对降低和避免审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三)、区分会计与审计责任。第18页 在实施审计中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非常重要。如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提供的资料,应有资料接收清单,并要求被审单位对其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出承诺,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又如被审计单位拒绝、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或拒绝、妨碍检查,转移隐匿有关资料、资产,这是被审单位应承担的责任,审计部门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被审单位责任。对于上述情况,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法》等有关规定,在审计报告中如实反映有关情况或对报告反映内容进行限制,以避免被转嫁的审计风险。只有责任分清,才能避免审计中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四)、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强化风险意识。1、转变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强化风险意识,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损失及其管理与控制不仅是理论研究的对象,也是关系到审计自身生存发展的大问题。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既是审计人员自身的任务,同时,也有赖于社会审计工作外部环境的影响与督促。2、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审计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风险及风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同时也反映着审计人员风险意识的强弱。因此,强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审计)从险,必须从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入手,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的途径除了需要市计人员加强自我学习与磨炼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格个社会的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教育。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应能够使审计人员的知识不断更新,在执行业务时能够关注新问题,实现业务的规范化操作。3、规范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低造成的。审计职业为社会提供服务,必须担当起服务社会的职责,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业务技能,以独立客观的身份发表公正的意见,维护职业和行业的良好形象。如果审计人员不忠诚自己的事业,审计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水平低,就必然不关注审计工作质量,这无疑会增大审计风险。所以强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必须规范其职业道德。(五)、建立融洽协调的工作关系。第18页 实践经验说明,只有通过审计多次与被审单位接触,碰到问题要多协商,建立融洽的工作关系,才能得到被审单位的积极配合,才能了解到实际情况。在审计实施前,要对被审单位全面了解,平时注意收集被审单位经济动态等有关资料;审计中要多方面听取情况,详细询问,审计签证时,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公平对话;审计结束,及时反馈审计意见,与被审单位对问题进行协商和探讨,以征求意见的态度出现。因此,只有通过平时审计接触,才能及时沟通,取得被审单位的理解和支持,消除双方对审计带来的顾虑和摩擦,以达成共识,更好地实施审计和及时纠错。(六)、加强审计活动全过程中,每一步骤的风险控制。审计风险具有全过程、多因素性,因此审计风险控制也应该是全过程多因素的系统控制。一项完整的审计活动包括:接受客户委托、选派审计人员、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报告以及检查审计质量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每一环节都存在着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必须每一步骤都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准则来执行审计。例如,在选择接受客户委托时,要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信誉,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有效充分的沟通,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诚信度、前任注册会计师管理层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存在的意见分歧、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是否存在舞弊、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和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以及变更会计事务所的原因。在选派审计人员时,要充分考虑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制定审计计划时,要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实施审计程序时,要充分考虑各事项的重要性水平,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在获取审计证据时,根据重要性水平,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编制审计报告、检查。六、结束语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审计风险及其控制。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有很多种,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应该针对各方面的原因,抓住审计风险的特征,从根本上采取相应的方法控制审计风险。对于我国的现状,我们应该在审计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完善,规范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执业行为,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从多方面控制审计风险,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第18页 主要参考文献:[1]韩悦.浅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J].中国商界,2010(9):141,143.[2]胡钊涵.浅谈内部审计风险与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0(30).3]刘美君.浅析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0(623):161.[4]程琨.审计风险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0(10):36.[5]刘彩霞,别必爱,高志明.当前审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J].审计月刊,2009(11):11-12.[6]郭照敏.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现实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08.[7]刘艳红.浅论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8]费丽敏.浅议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现代商业.2010(33).[9]王强军.浅析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1).[10]郭照敏.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现实思考[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08.  第18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