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568182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2
《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观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观思想 自1932年《手稿》正式公开发表以来,基于《手稿》在马克思思想中的重要要位,国内外学者对《手稿》中的主要思想及定位等进行了较充分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虽对《手稿》中的诸多问题争议很大,但在对实践的理解上基本达到了一种共识,即将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将实践观理解成马克思新哲学的基石。本文力图通过对《手稿》中实践观内涵的探究等,以便理清其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萌芽时期 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形成都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是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
2、不断地突破,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新的观点而逐渐完善的。马克思当然也不例外,他的思想的形成必然也是有一个不断进步的历程。 1835到1841年,这段时间可以初见马克思的实践观的萌芽,他此时主要是处于理论批判的阶段。由于马克思认识到康德和费希特的学说是抽象的、远离现实生活的,用他们的学说不仅不能正确认识现实,而且与实际存在的现实有很大的矛盾,也无法克服应有与现有,理想与现实二者间存在的矛盾。因而他转向对黑格尔思想的研究,并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希望可以从现实本身中寻找到答案。在这样的前提下,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第一次使用了“实践”
3、的观念,他说:“一个本身自由的理论精神变成实践的力量,……不过哲学的实践本身是理论的。”[1]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此时所论述的“实践”是理论上的实践,他只是把实践主要的理解为理论批判活动,还是处于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实践当中,没有突破思维的限制,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 在《莱茵报》工作的过程中,马克思不断地接触到一些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他对现实的深刻反思。马克思此时发表的文章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着眼点不再局限于抽象的哲学领域,而是注重对实际存在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领域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探寻答案
4、。马克思开始对黑格尔的思想产生怀疑,并且和布·鲍威尔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发生冲突。马克思指明:“正确的理联盟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2]。可以说,此时马克思在思想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通过政治批判逐渐的走出唯心主义的桎梏,意识到深入现实之中寻求解决的方法。 《莱茵报》停办后,马克思专心投入到写作之中,同时他和青年黑格尔派划清了界限,并对黑格尔的思想和布·鲍威尔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段时间他相继完成了许多著作,其中影响颇深的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导言》。
5、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进行了说明,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而思辨的思维却把这一切投足倒置”[3]。马克思不赞同黑格尔关于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观点,而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重点分析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政治解放不能等同于人类解放,只有消灭私有制进而实现人的真正自由,才是彻底的解放。在《导言》中,马克思对理论批判和现实斗争进行了说明,他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論一经掌握群
6、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在他看来,理论批判只是一种必要的手段,现实斗争才是目的本身,他此时已不只是把实践理解为思想上的活动,而是物质上的活动。马克思的实践观在这一阶段有了很大的进展。 可以说,马克思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这段时间内,对实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从最初单纯的理论批判走向关注现实社会的政治批判,又走向对现实进行深刻反思的实际斗争,要求理论批判与现实斗争相联系,理论的批判最终转为革命的实践。在此基础上,他为了更进一步找到真正的、明确的方向,在《手稿》中转向了对异化劳动、对实践的研究。 二、马克思《手稿》中
7、的实践观 《手稿》是马克思通过深入研究国民经济学家们的大量著作,重点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当前的经济事实”而写出的一部重要的政治经济学哲学著作。在《手稿》中,他通过对“异化”这一概念的分析不仅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在实践观上产生了崭新的飞跃。马克思《手稿》中的实践观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实践是异化的扬弃、实践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实现、实践是人之主体性的复归。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理论上详尽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性,第一,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不属于他,而且是与他相对立的,工人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越多,他所能
8、得到的东西就越少,他就越贫穷。换句话说,“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4]第二,人同自己的生命活动相异化。工人不是出于真心的、自愿的进行劳动,是不得已的进行劳动,他在劳动中感到不幸,感到肉体受折磨、精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