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540437
大小:1.36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12
《救秦戎铜器群的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11救秦戎銅器群的解釋(首發)董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7年出現的一批流散楚國銅器,很快就引起學界廣泛關注和討論。陳全方、陳韾:《澳門驚現一批楚青銅器》,《收藏》,2007年第11期。王輝:《也說崇源新獲楚青銅器群的時代》,《收藏》2007年第11期。宋華強:《澳門崇源新見楚青銅器芻議》,武漢大學簡帛網,2008年1月1日。張光裕:《新見楚式青銅器器銘試釋》,《文物》,2008年1期。吳鎮烽:《競之定銅器群考》,《江漢考古》,2
2、008年第1期。李學勤:《論“景之定”及有關史事》,《文物》,2008年第2期;又收入《通向文明之路》118-121頁,商務印書館,2010年4月。黃鳳春:《新見楚器銘文中的“競之定”及相關問題》,《江漢考古》,2008年第2期。鄒芙都:《新見“楚王酓恷”考釋》,《考古與文物》,2009年2期。材料發表前後,我正在日本做爲期一年的客座研究,雖然承友人之助,較早就看到了材料,但當時看到銘文“弍日”、“競之定”與我先前的兩篇考證暗合,驚詫莫名,不敢相信,又看到器物鑄造上的一些缺陷,其中的一件豆銘文右側有二次澆鑄痕跡,且有的銘文筆畫與澆痕的邊緣密合。我原來認爲這是範鑄技術難以做到
3、的。現在看來,這可能是澆鑄后沿合範綫打開,發現有漏澆之處,就依原範重新合上,在漏澆處附近再開一個澆口做二次澆鑄。另一件豆盤底亦有未補澆的小孔。乃疑爲僞器,遂弃置不顧。這兩年再仔細研究器、銘以及時賢之論說,始知不僞。鑒于器物和銘文中都尚留有待發之覆,因此撰小文再作些討論。現在統計這個銅器群共30件器物。這批銅器的總數,在2007年4月澳門會議印發的《春秋楚王青銅器的新發現——國際學術研討會資料簡編》活頁中的《春秋楚王青銅器群的重要發現——“國際學術研討會提要”》統計爲29件(“計有鼎七件(其中一件在臺灣)、簋八件、鬲七件、壺二件、罍一件、豆二件、豆一件、匜一件、盤一件,共二十
4、九件。”),但將各器類數字相加,乃是30件,但這個數字沒包括在臺灣的一件鼎,又多統計了幷未收錄的“豆一件”。據器物合影(見本文附圖一)核對,此次資料簡編實收錄器物28件。這批器物,最近又著錄于2011年6月法國希拉克博物館出版的《東波齋藏中國青銅器和金器》(CHINEDEBRONZEETD′OR,MuséeDuPrésidentJacquesChirac,2011),編為第13號,收錄27件,細目為:13a(壘1)、13b(匜1)、13c(盤1)、13d(鼎6)、13e(鬲6)、13f(簋8)、13g(方壺2)、13h(豆2),少了1件鬲。以2007年著錄的28件,加上臺灣
5、的1件鼎(照片未見,不知有無銘文,今暫按無銘文處理)、北京的1件鬲,共計30件。可依據銘文、器形情况分爲四組。第一組12件,都是食器,有8鬲(1件在北京)、2方座簋(較大型,兩耳作獸體形,且腹飾S狀一首雙身龍紋,紋飾峻深)、2豆,銘文是(舊釋器主爲“競之定”,我改釋“定”為“佱”,詳後文):隹(唯)=(弍日),王命競(景)之佱救秦戎,大有(功)于洛之戎,用作(尊)彜。收稿日期:2011年11月16日發佈日期:2011年11月16日頁碼:18/18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
6、c_ID=1711其中3件鬲銘文次序有錯亂(北京1、香港2),宋華强先生已經指出那是合範錯誤造成的。研究者多已引用拙說,釋“=(弍日)”爲“弍日”合文即《豳風·七月》的“二之日“;董珊《“弌日”解》,《文物》,2007年第3期,58-61頁;原刊于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內部刊物:《古代文明研究通訊》總第25期,2005年6月,44-48頁;另此文的主體部分見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7,網站發表日期爲2006年2月20日;補寫的部分《阮校〈孟子〉與〈鮑〉簡對讀》,見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
7、//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3,網站發表日期爲2006年4月2日;這個觀點,最早見於我的博士論文《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186頁註釋54,2002年5月,北京大學中文系。承蒙李學勤先生在《試釋楚簡〈鮑叔牙與隰朋之諫〉》(《文物》2006年第9期,90-96頁;又收入《文物中的古文明》473-484頁,商務印書館,2008年10月)一文的註釋23中詳細引用拙說出處,謹此致謝。幷指出“競(景)之定”是楚景平王的後代。董珊:《出土文獻所見“以謚爲族”的楚王族——附說〈左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