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530770
大小:4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2
《中国斗拱的演变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思维与设计论文班级:学号:姓名:专业:7浅谈斗拱的演变与发展新华学院经管系电子商务一班2013届邹海忠指导教师:摘要:从斗拱被创造至今,无时不刻的进行着创新,每一步都凝结着数位旷世奇才的心血,从最为简单的桥开始应用,到各类特色建筑的应用,从宋朝的铺作到清代的斗科,从西周以来,斗拱首先从用于柱顶,到群体应用于整个建筑,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今,中国上海的“中国馆”就是有着鲜明特色的斗拱应用与创新。同时,合金铝斗拱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已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斗拱构造在时时刻刻的创新与发展。关键词:创新、斗拱、结构、空间正文:一、什么是创新?为什
2、么要创新?创新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具体的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是人类生命体内自我更新、自我进化的自然天性。创新是人类心理特有的天性。创新是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创新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创新是人类与自然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我们为何要创新?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的商汤王就喊出了响彻环宇的创新之音“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7。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资源匮乏、人
3、口膨胀、环境污染、疾病丛生;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人口压力、经济压力、安全压力、资源压力、技术压力、分配压力、创新压力、文化教育压力、国民素质压力、民主与法制的压力;以创新为特征的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从生产率看,日本是中国40倍,美国是中国50倍,中等发达国家是中国10倍;从科技投入看,日本是中国25倍,美国是中国50倍;从人均科技投入看,日本是中国250倍,美国是中国300倍。98年全国专利35960件,外国人占61.3%无论是纵观历史,还是横阅当今,民族之间或国家之间的所有进步和落后的差异,都是由创新所致。一切竞争
4、归根结底都是创新人才及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创新能力的竞争,是创新速度与效率的竞争,而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制度安排与环境营造是创新的根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创新精神和创造型思维的能力。我们应该有坚定的信念,特别是我们的年轻人,应该有这种信心、有这种信念,要坚持弘扬创新精神,要大力培育创新意识,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一定能够重现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加需要的就是创新精神,但是创新不是凭空想象,那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想要进行创新,我们就要对已经存在的产品进行了解
5、,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二、斗拱的出现与演变7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体系的重要结构构件,是联结柱、梁、桁、枋的一种独特的托架。其最初是满足建筑梁柱承托功能的需要,即将屋顶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子上,使屋架在承受水平外力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能抵御地震、和台风等灾害。明以后,斗拱的发展逐渐演变成由简到繁的纯装饰性活动。从结构上看,斗拱由方形的栌斗、矩形的拱和斜的昂组成。从形象上看,斗拱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商周青铜器“令簋”的四足即与斗拱之栌斗形象相似。此时的“斗拱”只起简单的承托作用。从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铜方
6、案上看已经有45度转角放置的、用于悬挑的斗拱形象。汉朝时期斗拱的结构、形态更加丰富。其多样化多表现于栌斗,起形态至少有五种:1.一斗二升2.一斗三升3.一斗二升两侧附加支点承托4.重叠多重横拱5.横拱形状有平直形的“枅”、弓形的“栾”(曲枅)、折线形、曲线形的异形枅。此时的斗拱还增加了减少弯矩和剪力的作用。柱头斗拱在发挥承托作用、悬挑作用的同时,由于扩大了支座,增添了支点,改善了节点构造,“可以增加梁身在同一净跨下的荷载力。”从而有效地缩短了梁、柃构件的计算跨度,明显减少了构件的弯矩应力和剪应力。随着建筑物柱间距的增大,为争取檐枋的跨中支点,建
7、筑中又逐渐形成了补间斗拱。山东日照两城山画像石中,已显现出额枋上设置叠涩形补间的形象。两晋、南北朝时期斗拱的主要分件——斗与拱的形式,逐渐趋于规范。其补间斗拱的构造与形式,继汉代的传统加以改革与创新,出现了华拱与人字拱两种。这些补间铺作均不出跳,其作用只限于增添檐枋的跨中支点,以减少檐枋的弯矩和挠度。人字拱也由直线逐渐7演变为曲线,表现出对斗拱艺术效果的积极追求,作为结构构件的斗拱逐渐增强了审美的装饰作用,并已经用两跳的华拱承托出檐。晚唐时期的佛光寺大殿除了在第四跳上多了一个新构件—耍头外,其外檐也采用了四跳的七铺作双抄双下昂斗拱,檐口挑出约4
8、米,充分显示了斗拱出跳支持深远出檐的结构功能。从这个实例看,唐代斗拱一般都较为硕大,起着重要的结构性和支撑性作用。我们从佛光寺大殿可以看到,它的外槽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