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的大众化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的大众化

ID:11496247

大小:5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2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的大众化_第1页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的大众化_第2页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的大众化_第3页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的大众化_第4页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的大众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的大众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农民中的大众化问题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后,学术界提出的又一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使马克思主义获得大众的认同,根本目的是大众的践行。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最鲜明、最突出的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农民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切入点,使马克思主义被广大农民所认同和接受。我们应该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农民中大众化问题进行研究,为制定

2、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广大农民中大众化的对策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农民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①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伟大工程。农民在中国人口中占了大多数,如果没有广大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接受和认可,就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所以,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关键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广大农民中的大众化。在农民中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使其为广大农民所理解、掌握,并转化为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内化为农民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及其理论依据(一)含义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2、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大众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被广大农民所认同、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被中国广大农民所

4、掌握并且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使得马克思主义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成为农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的过程。(二)理论依据第7页1、物质和意识及其辩证关系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并且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与此相适应,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马克思明确地把自己所建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表述为:“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②唯物史

5、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承担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③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非常广泛,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但由于农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特性,要

6、求我们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以农民作为重点。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就曾经提出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④的著名论断,揭示了农民教育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的极端重要性。这就需要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的传播。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其辩证关系原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基础,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

7、践经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且保证物质文明的正确发展方向。两种文明既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这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防止强调一手而忽视另一手,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目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精神文明方面相对落后,这与两个文明及其关系原理是相违背的,这就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的大众化,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农民生产生活的指导作用。3、需要层次论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提出的,它一定程度上提示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结构以及人类需要发展的

8、规律。马斯洛把人类的动机称为需要,人类价值体系中有两类需要:一是沿着生物进化的逐渐变弱的本能需求,称低级需要、生理需要或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