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ID:11492814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2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_第1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_第2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_第3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如何转变和发展呢?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浅谈一下:  一、深入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精神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在中小学全面推开,但第一线的许多教师对课程标准认识不到位,在备课、教学和评价方面仍然沿用过去的方法,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设立条条筐筐来限制学生,长此以往严重压制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我们要真正确立数学教育的新理念,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自己所教课程的基本理念,熟记学生

2、需要学习的内容领域,知道应达到什么水平以及如何进行评价。按照标准的要求精选教学素材,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接受水平,分析哪些内容学生接受起来可能感到困难,为什么会感到困难,难点找准了,才能根据各种难点的具体情况,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深刻认识到教学内容的内在本质,挖掘出实质性的东西,才能在教学中精选取舍,找准重点,实施教学时才能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脉络清晰、详略得当。  二、由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研究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理念、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师角色作了全新的要求。但

3、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都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按照课标的要求,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量体裁衣”,科学地用好用活教材,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就必须进行研究”。备课时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好重点和关键内容,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选取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并稍加以情感的浇灌,融入自己的智慧,充分有效

4、地将知识激活,形成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三、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新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发展与探究中学习知识,建构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转变自己“讲课”为主的教学行为做起。在传统意义的课堂上,教师是主体、是权威,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5、而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赋予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标新立异,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愉快成长的地方。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思考如何求长方形的面积,随后画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如何求它的面积。学生说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于是让小组讨论如何转化、并进行转化、推导公式,最后全班交流

6、,就这样轻松愉快的学会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充当一个组织者和协调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休地位,让学生拥有宽广的思维空间与时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  四、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由于长期受凯洛夫“自我中心论”的影响,过分关注了学生的共性,过于强调统一,过于强调传授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的差异性指导,最后导致学生不想学,不愿学,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为此,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和“好导师”。为

7、此,教师能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意识;能否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去学,乐意去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指导职责。所以教师的职责应该是能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积极参与讨论式学习、合作交流(可以是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间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去学,创新地去学,引导他们在迷途中辨别方向,在攀登中鼓足精力,不断的取得进步。  总之,面对新的机遇,面对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改革,教师要

8、从思想上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找准自己的角色,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责编阮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