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90695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情景创设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情景创设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情景创设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语言、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智慧、思维、猜测、想象、情感、喜怒、哀乐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有效结合,学生在课堂上观色、闻香、品味,从而逐步达到知、情、行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知情行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
2、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马卡连柯也说:“教师通常是不能等待这种情况的自然出现。他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行动的外部环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的成功在于艺术地设置情境冲突。实施情境教学,当是明智之举。 杜甫的《绝句》一诗,这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诗中大量使用了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黄”、“翠”、“白”、“青”等,使画面色彩绚丽鲜明,更显示出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通过诗中生机勃勃的
3、春景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欢快喜悦之情。教学这一课,我打破了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讲析的呆板做法,而是采取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设计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一、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景,形成表象 根据这首诗的每一行写一个景色的特点,我首先创设出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富于美感的投影片:两个黄鹤在翠绿的柳林枝头上鸣叫;一行白鹭正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依窗可以看见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随着画面的出示,教师作启迪性的
4、发问:作者以住处为中心,写他屋子周围的景色,大家仔细看看写了哪些景色?一开始,让学生整体感受这四句诗构成的一幅画面上有哪些景物。学生或从图或从诗中找到:黄鹂、白鹭、西岭的雪、门泊船。为了渲染气氛,激发情感,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录音。随着悠扬的乐曲声,操作黄鹤在柳林枝头欢歌跳跃和一行自驾飞上蓝天的复合片……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堂,真切地感知课文所描写的诗意情景。 二、理解――深入情景,理解课文,领会感情 整首诗四句话的理解,我都分别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和体会。 如在教学前
5、面两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一起跟着大诗人杜甫去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天气晴好,微风徐徐。一日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读诗文,忽然听见窗外鸟叫的声音,这两只久别的小鸟见面会说些什么呢? 在教学第二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我们再随着杜甫的眼睛往高远的蓝天望去,看到一只只白鹭,让学生想象白鹭上青天时的姿势并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这两句的学习让学生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去理会草堂周围一派愉悦的美景,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颖而优美的意境。 在教学第三句时,我让学生看着视频创设情境:读了这两
6、行诗,我们仿佛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生机勃勃,春意融融。这时诗人杜甫往远处一看,却被西岭的雪深深吸引住了。看完以后,一学生举手问为什么杜甫不写南岭或北岭或东岭,而偏偏提到西岭呢?于是,我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我小结道:杜甫写西岭绝不是偶然!他只是想表达自己身后百年的归宿,也感觉到了一生夙愿难酬的结局。所以,诗人用“千秋”来表达了自己百年后所希望达到的“雪”的洁白境界。 在教最后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时,我先让学生看图想象乘坐船的会是哪些人,他们和船家之间会说些什么,紧接着我问学生去东吴要多长时间
7、。有的学生说:“三天!”有的学生说:“五天!”还有的学生说:“最多一个星期!”到底是多长时间呢?我出示地图告诉学生东吴离四川相去甚远,杜甫为何要搬迁?我利用资料给学生讲解起杜甫生不逢时的那段历史,学生走近了杜甫,走进了他那段“何日是归年”的岁月,走进了“万里船”在和平年代沿岷江穿三峡畅通无阻的岁月。最后,伴随着优美的《梦江南》这首古筝曲,朗诵杜甫这段时间所创作的代表性的三首古诗――《春望》、《草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学生和杜甫的情感产生了审美层面的共鸣!我和学生都陶醉在这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中……大
8、文豪苏轼曾说:“少陵翰墨无形画。”而杜甫的这首《绝句》堪称一幅美妙的山水条幅。一样的春光,不一样的感受。是啊,春景是美!但正是因为国家平息了叛乱,诗人可以回到久别的故乡,眼前的春景就变得更加美丽和令人向往! 三、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升华感情 《古诗二首》的“绝句”这首诗把美丽的景色与历史故事完美地描绘了出来。教完课文后,我安排了两项练习:一是读,二是说。教师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把它读出来。这时,教师操作近处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