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84852
大小: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2
《高等院校改革背景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等院校改革背景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摘要]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愈来愈受到各方重视,利益相关主体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多样化的需求,为适应外界需求及应对挑战,高校不得不创新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通过中国民航大学的实践,探讨了以政府、企业以及学生等主体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并通过“本硕贯通”“CDIO”“3+1”及“行业标准与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相结合”等模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供其他院校参考。 [关键词]需求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 [作者简介]阎威(1980-),男,天津人,中国民航大学教务处选课(
2、考试)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韩雁(1964-),女,天津人,中国民航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梁志星(1985-),男,河北邢台人,中国民航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工程教育。(天津300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行业院校CDIO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11ZD002)和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工程教育背景下行业院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及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EXII4015)的阶段性研究成
3、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16-03 随着世界经济水平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利益分配趋向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趋向多元,社会分工逐渐细化,这一现象在大学的发展中也得到更为深刻的体现。对于我国来说,“大学逐渐走向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大学利益相关主体的范围及紧密程度正在发生与以往不同的变化”①。面对政府、企业、学生等利益相关主体的不同需求,高校不得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考虑利益相关主体需求及学校层次定位等因素”②。基于此,推动高等教育多元
4、化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培养目标多元化、教育形式多元化、学习方式多元化”③“办学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元化、学科体系多元化、办学方式多元化、人才培养方式多元化、人才培养规格多元化”④等。从根本上而言,高等教育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一、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及特征 学者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有较多的理解:“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提供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和方法。”⑤“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实现培养目标所设计形成的某种标准构
5、造样式和运行方式。”⑥“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⑦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要素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标准(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改革举措,有学者认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创建和维护各类不同的高等院校及其相应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在每一类高等院校中,创建和维持各种不同高校自己的特色及其相应的多样人才培养模式。”⑧对于前者已经在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本研究主要从微观层面入
6、手,选取一所学校改革实践作为案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因此,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需求多样化要求培养目标多维性及适应性。培养目标既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连接点和中介。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面临着多方压力,使得高校人才培养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考虑众多利益相关主体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自身以及学生等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对培养目标进行适应性调整。高校培养目标的制定要适应利益主体的需求并呈现多维性的特征:第一,培养目标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动态调整。高校人才培养
7、具有长周期性和滞后性等特征,而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快速发展要求高校必须及时追踪国家及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作出及时的调整。第二,培养目标要体现多样化与特色性。深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高校的培养目标呈现出单一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高校毕业生难以满足新时期行业企业的需求,导致当前“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困境,加强多样化和特色人才培养,有助于高校避免同质化倾向,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第三,培养目标要体现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核心是按照国际标准培养人才,使其具有国际视野、多元文化背景、跨国公司所要求的能力和素质。美欧等国在国际化进程中
8、处于领先地位,对于我国高校来说,要将国际化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并创建国际化教育环境,引进国际先进教材、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 2.需求多样化决定质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