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coso报告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完善

基于新coso报告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完善

ID:11462334

大小:7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2

基于新coso报告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完善_第1页
基于新coso报告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完善_第2页
基于新coso报告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完善_第3页
基于新coso报告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完善_第4页
基于新coso报告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完善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新coso报告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完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新COSO报告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完善基于新COSO报告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大批充满活力并具有绝对潜质的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已占我国企业绝大多数,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已占三分之一以上,逐渐成为了国内自由竞争市场的中坚力量。同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问题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发展,越来越突出。但是目前我国现行的准则和法规的制定主要针对大企业或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商业银行,基本没有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有关的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很少提

2、到中小企业;大多学者针对内部控制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研究,但是没有考虑到企业的性质,规模和产权结构;还有人认为中小企业没有两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所以不需要控制。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往往是无意识的,或依据的是国外和大公司的模式,致使企业未能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构建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模式顺应了我国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发展。另外,回顾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历程,我们不难发现2001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2001年以前,世界各国均以1992年美国COSO组织发表的《内部控

3、制整体框架》作为研究蓝本或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指南;而2001年发生安然、世通等公司的财务丑闻后,人们开始重新对《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审视和研究,并寻求改进缺陷和弥补不足的思路与措施。在此基础之上,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2004年10月美国COSO组织发表了新报告,即《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随后,这两项新成果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内部控制理论的热点。因此,本文就是在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及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对其内部控制模式进行了完善,力图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

4、控制建设提供一点借鉴。一、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概述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股份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其主要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根据公司制企业的特征,为防止和揭露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资产安全与完整,逐步形成了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监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法,进而形成了内部控制。历史地看,内部控制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变迁的动态结构。(一)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变迁在国外众多的内部控制理论中以美国的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发展最为先进和完整,也最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5、。以美国的内部控制发展为主线,参照文硕(1996)的划分方式将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时期(20世纪40年代前)、奠基时期(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成熟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内部控制理论的萌芽期内部牵制20世纪40年代以前是内部控制的萌芽时期。当时人们习惯用内部牵制(InternalCheck)这一提法。美国著名审计学家蒙哥马利在1912年的著作《审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已明确表述过内部牵制的思想。根据《柯氏会计辞典》的解释,内部牵

6、制是指: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该定义隐含着内部牵制是一种制衡,两个和两个以上的个人和部门发生同样的错误的概论很小,并且串通舞弊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可见,这一时期内部牵制主要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内部牵制的思想在管理实践中产生并发展,成为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有关组织控制、职责分离控制的雏形,在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占有相当

7、重要的地位。2、内部控制的奠基时期内部控制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InternalControl)这一术语,并把内部控制划分成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两部分。这是内部控制发展的第二阶段,奠定了内部控制发展的基础。这一时期推动内部控制发展的主要是审计职业界,因此就不可避免的带上了审计的烙印。所谓的两分法也成为出于审计便利的需要之产物注意力仅集中于会计控制的测试,对管理控制鲜有涉及。两分法未能完整地反映内部控制所涵盖的内容,也没有考虑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及其实施效果的影响。尽管

8、如此,这些概念的界定和分类为内部控制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3、内部控制的发展时期内部控制结构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西方会计审计界研究的重点逐步从一般定义向具体内容转变,内部控制概念演变为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ControlStructure)。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财务报表审计对内部控制结构的考虑》(SASNo.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