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集中和残余应力

应力集中和残余应力

ID:11445655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2

应力集中和残余应力_第1页
应力集中和残余应力_第2页
应力集中和残余应力_第3页
应力集中和残余应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应力集中和残余应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应力集中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通常材料承受的交变应力远小于其静载下的强度极限时,破坏就可能发生。另外材料会由于截面尺寸改变而引起应力的局部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对于组织均匀的脆性材料,应力集中将大大降低构件的强度,这在构件的设计时应特别注意。(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通常材料承受的交变应力远小于其静载下的强度极限时,破坏就可能发生。另外材料会由于截面尺寸改变而引起应力的局部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一,应力集中:在零件截面尺寸突然改变时,应力分布并不均匀,如在开口,尖角处应力剧烈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二.静载荷1.塑性材料由于有屈服阶

2、段,可以使应力集中趋于平均,因此不会发生脆性断裂。2.脆性材料没有屈服阶段,当最大应力达到材料强度极限时,发生脆性断裂。三.交变载荷在此载荷下塑性材料也可发生脆性断裂:(以下为《材料力学》语)“在长期交变应力作用下,应力较高的点,逐步形成细微裂纹,裂纹尖端应力严重集中,使裂纹逐步扩大,构件截面不断削弱,在偶尔的超载冲击下,构件就会发生突然的脆性断裂。”)承受轴向拉伸、压缩的构件,只有在寓加力区域稍远且横截面尺寸又无急剧变化的区域内,横截面上的应力才是均匀分布的。然而工程中由于实际需要,某些零件常有切口、切槽、螺纹等,因而使杆件上的横截面尺寸发生突然改变,这时,横截面上的应力不再均匀分布,这

3、已为理论和试验所证实。如图2-31[a]所示的带圆孔的板条,使其承受轴向拉伸。由试验结果可知:在圆孔附近的局部区域内,应力急剧增大,而在离开这一区域稍远处,应力迅速减小而趋于均匀(图2—31[b])。这种由于截面尺寸突然改变而引起的应力局部增大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在I—I截面上,孔边最大应力与同一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之比,用表示称为理论应力集中系数,它反映了应力集中的程度,是一个大于1的系数。而且试验结果还表明:截面尺寸改变愈剧烈,应力集中系数就愈大。因此,零件上应尽量避免带尖角的孔或槽,在阶梯杆截面的突变处要用圆弧过渡。在静荷作用下,各种材料对应力集中的敏感程度是不相同的。像低碳钢那样的塑性

4、材料具有屈服阶段,当孔边附近的最大应力达到屈服极限时,该处材料首先屈服,应力暂时不再增大。如外力继续增加,增加的应力就由截面上尚未屈服的材料所承担,使截面上其它点的应力相继增大到屈服极限,该截面上的应力逐渐趋于平均,如图2-32所示。因此,用塑性材料制作的零件,在静荷作用下可以不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而对于组织均匀的脆性材料,因材料不存在屈服,当孔边最大应力的值达到材料的强度极限时,该处首先断裂。因此用脆性材料制作的零件,应力集中将大大降低构件的强度,其危害是严重的。这样,即使在静载荷作用下一般也应考虑应力集中对材料承载能力的影响。然而,对于组织不均匀的脆性材料,如铸铁,其内部组织的不均匀性

5、和缺陷,往往是产生应力集中的主要因素,而截面形状改变引起的应力集中就可能成为次要的了,它对构件承载能力不一定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四.消除应力(倒角一般是为了去除毛刺,而倒圆角是为了消除应力集中。大部分情况是去除毛刺,但在安装密封圈的沟槽,则不能倒角以防止刮伤密封圈,应倒小圆角;在尺寸突然变化很大的地方,应倒圆角以消除应力;有热处理要求的工件,根据情况应尽量倒小圆角。)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是衡量零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学习的一个难点。用能量作功的方法可以加深对残余应力的认识:外力使零件变形,其中引起塑性变形的外力作的功以零件内部材料变形而存贮在零件内。当外力消除以后,应力不均匀的能量要施放出来

6、,引起了零件缓慢地变形,即残余应力作功,使原有加工精度逐渐丧失,直到能量全部施放出来为止,变形结束。尤其在仪器生产中,残余应力可能使整台仪器丧失精度而成为废品。应当了解残余应力的“缓释”特点,熟悉残余应力产生原因,掌握减小和消除残余应力的技术手段。残余应力的产生在机械制造中,各种工艺过程往往都会产生残余应力。但是,如果从本质上讲,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可以归结为:1.不均匀的塑性变形;2.不均匀的温度变化;3.不均匀的相变。残余应力的作用机械零部件和大型机械构件中的残余应力对其疲劳强度、抗应力腐蚀能力、尺寸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适当的、分布合理的残余压应力可能成为提高疲劳强度、提

7、高抗应力腐蚀能力,从而延长零件和构件使用寿命的因素;而不适当的残余应力则会降低疲劳强度,产生应力腐蚀,失却尺寸精度,甚至导致变形、开裂等早期失效事故。残余应力的调整针对工件的具体服役条件,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消除或降低对其使用性能不利的残余拉应力,有时还可以引入有益的残余压应力分布,这就是残余应力的调整问题。通常调整残余应力的方法有:1.加热,即回火处理,利用残余应力的热松弛效应消除或降低残余应力。2.施加静载,使工件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