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语文七下北京交桥教案1

冀教版语文七下北京交桥教案1

ID:11441079

大小:14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2

冀教版语文七下北京交桥教案1_第1页
冀教版语文七下北京交桥教案1_第2页
冀教版语文七下北京交桥教案1_第3页
冀教版语文七下北京交桥教案1_第4页
冀教版语文七下北京交桥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语文七下北京交桥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立交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与《中国石拱桥》的比较阅读,掌握记叙与说明等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所起的作用。能力目标能复述通讯的特点,写简单的通讯。情感目标体会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了经济腾飞,给京华大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激情。教学重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区别记叙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作用,这也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教学设想一、与《中国石拱桥》进行比较阅读,分析、理解、把握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二、利用课文插图或教学挂图进行欣赏分析,把握立交桥的特点。三、作文训练:将本文改写成说明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媒

2、体录音机,投影仪教学设计思路第一课时在对文章有整体了解和理清文章段落层次的基础上研习课文前两大部分,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并对课文进行小结,与《中国石拱桥》进行比较阅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导入新课,检查预习,理清文章结构,学习一、二两部分。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中国石拱桥》一文的学习,我们领略了赵州桥的雄伟、卢沟桥的丰姿。这些桥都是建造在河流上的,那么,有没有陆地桥呢?(可要求学生齐答)有谁见过陆地桥呢?能说说陆地桥的模样吗?(指名让学生回答)陆地桥大多指的是“立交桥”,这是多层立体交叉桥梁的简称。现在让我

3、们一起去一趟首都北京,共同欣赏北京立交桥的雄姿吧。(放北京立交桥的视频)二、检查预习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大家画出难写难懂的生字词。2.正音正字(出示小黑板):颤(zhàn,又读chàn)窥(kuī)匝(zā)悖(bèi)徜徉(chángyáng)苜蓿(mùxu)椭(tuǒ)瞰(kàn)涵(hán)浚(jùn)惬(qiè)塞(sè堵塞;又读sài边界险要之处,要塞、关塞)翌(yì)迥(jiǒng)湍(tuān)妪(yù)3.解释下列词语雨后春笋:大雨过后,春笋旺盛地生长出来。比喻新事物蓬勃涌现。姹紫嫣红:形容各种娇艳好看

4、的花。姹,美丽,嫣,美好、娇艳。丰姿:同“风姿”。指容貌、仪态。文中有丰满、美好的意思。惬意:称心、舒服。鸟瞰:从高处往下总体看。瞰,看。4.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明确:全文共18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段),叙写作者孩提时所见到的水上桥。第二部分(3—14段),具体描绘京城大地的立交桥。第三部分(15—18段),赞美京华大地的立交桥。三、听录音,范读课文[四、研习新课1.学习第一部分。提问:本文的题目是“北京立交桥”,可作者却从“护城河桥”说起,假如把第1段删掉行不行?为什么?讨论,

5、明确:作者从护城河桥谈起,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作者的亲身经历说起,使读者有一种亲切感;再者,从“颤巍巍”的木板桥写到雄伟壮丽、气势宏大的立交桥,可引起读者联想、比较,说明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京华大地的巨大变化;第三,从水上桥写到陆地桥、路上桥,也显得非常自然。因此,第1段是切不可删的。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提问: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讨论,明确:第1层,3—4段,叙写京城第一座立交桥——复兴门立体叉桥;第2层,5—8段,叙述京城立交桥建造的速度和宏大的规模;第3层:9—14段,描绘四座立交

6、桥的各自风格、特点。(2)提问:当第一座立交桥出现在京华大地的时候,作者是一种什么心情?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明确:强烈的好奇心,先睹为快的急迫感,促使我“特意”跑去一睹丰姿。“从没有见过的陆地桥”,激起了作者的“童趣”;“闯入了我们的生活”的立交桥,引起了作者的无限感叹。(3)提问:作者在文中说到大型立交桥共有61座,所提到的共多少座?详细描绘的有哪几座?讨论,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作者所提到桥名的共十座,详细描绘的共五座,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一座——复兴门立交桥;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四座——建国门立交桥、西直门立交

7、桥、三元桥、玉蜓桥。(4)请同学们欣赏课文前的彩色插图和投影的图片,对照课文,说说它们分别是文中描述的哪座立交桥。(岀示图片)(有教学挂图的,可出示,引导学生欣赏立交桥的丰姿)(5)集体朗读第14段,要求有感情,有节奏。五、布置作业1.整理生字、词。2.完成课文后练习七的造句。3.思考:作者在第三部分里,是怎样赞美立交桥的?4.从本文中找出说明的语句,从《中国石拱桥》中找出记叙的语句,思考它们各自的作用。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第三部分,比较阅读,总结课文,布置作业。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检查造句练习[来二、学习第三部分1.指句让学

8、生朗读第三部分。2.提问:作者写路口堵塞现象时借用了什么术语?运用了哪些比喻?这样写是不是离题了?学生小声阅读,同桌讨论指数名学生发言,教师点拔、小结,明确:作者借用了医学术语“动脉栓塞”,形象生动地道出了当年交通堵塞的现象;为此,作者运用了多种比喻,展现了早晚行车高峰时“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