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资料

送东阳马生序 资料

ID:11417576

大小:5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1

送东阳马生序 资料_第1页
送东阳马生序 资料_第2页
送东阳马生序 资料_第3页
送东阳马生序 资料_第4页
送东阳马生序 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 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送东阳马生序资料发布人:蔡霞发布日期:2012-6-21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C)(4分)A走送之B故余虽愚几欲先走(《口技》)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C足肤皲裂而不知D余因得遍观群书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E当余之从师也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9.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具体句子加以分析说明。(2分)答;1勤奋刻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冻僵也不放松抄书;2虚心好学,趋百里外求教,俯身倾耳地恭敬请教问题,“色愈恭,

2、礼愈至……俟其欣悦,则又请焉”;3专心致志,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0.周国平在《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中讲到“珍惜内在的精神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请写出语段中与之表达意思相符的句子,并结合该语段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分)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作者学习专心勤奋,克服了一切困难,这是他学有所成的原因。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是哪两组?(4分)ADA.既加冠B。无从致书以观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C.行深山巨谷中D。未尝稍降辞色一行有五点明处(《山市》)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E.久而乃和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答]9.作者求学如此艰辛却能学有所成,他的这一段经历能作为什么观点的有力证据?请写出这一观点。(2分)[答]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优越的学习条件,而在于刻苦勤奋。)10.《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成功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主题,请结合第一段作具体说明。(2分)[答]文中介绍了自己衣食粗劣、生活俭朴的状况,又仔细描述了同舍生精美的衣着打扮

4、,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作者一心向学,不追求口体之奉的情况,以此突出全篇的中心。(2分)下面句中加线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两项是(BE)(4分)A、走几欲先走B、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走送之俯身倾耳以请C、色未尝稍降辞色D、是当是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以是人多以书假余E、者以中有足乐者京中有善口技者8、第一段中最能概括宋濂求学情形的两个词是?(2分)勤艰9、“嗜学”和“家贫”是一对矛盾,作者是如何解决的?(用文中原话回答)选文第一段作者吃的穿的都不如别人,他为什么“略无慕艳意”?(用原文回答)。(2分)“每假

5、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0.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共同感受。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2分)可以用勤奋来克服一切的艰难困苦。读书一定要专心勤奋。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AE)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不敢稍逾约C.无奔走之劳矣以中有足乐者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无案牍之劳形D.益慕圣贤之道E.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策之不以其道《

6、马说》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8.第①段中《诗》《书》分别指《诗经》、《尚书》。(2分)9.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阐明道理,请你在上述两段文字中找出一组对比,并说说其阐明了什么道理?(2分)答: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与“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相对比。通过对比说明处于学有所成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专心。10.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不能揭示本文作者关于求学的观点?(2分)(C)A.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B.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

7、自苦寒来。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2分)B..。.....。。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益慕圣贤之道今诸生学于太学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D..。.....。。C..。.....。。足肤皲裂而不知以衾拥覆假诸人而后见也撰长书以为贽9.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幼时致书之难、成年叩问之难、求师行路之苦、衣食粗陋,生活简朴10.作者“缊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

8、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2分)作者用勤奋刻苦克服了学习时的艰苦,我们要学习这种苦学、乐学的精神。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BE)B..。.....。。A..。.....。。录毕,走送之或遇其叱咄众妙毕备(《口技》)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D..。.....。。C..。.....。。假诸人而后见也主人日再食今诸生学于太学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E..。.....。。故余虽愚,卒获有所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赵普》)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