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13466
大小:53.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1
《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分析与改革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键词:高校教研室;人本理念;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021-02 通过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改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落脚点,为高校教师提供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而在高校教研室日益虚化、高校教师越来越原子化、高校管理越来越刚性等背景下,在人本化管理理念指导下,对高校教研室进行重塑和强化,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校教研室虚化及其影响 20世纪末,随着科研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凸显,以教学工作为核心的教研室遭受了很大冲击。一些教研室顺势转型为研究所或研究机构,一些教
2、研室尽管还保留原有称谓,但其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却迅速下滑。以西部某重点农林高校为例,该校在加强教学管理的思路指导下,对课程安排、课时调整、教学研究等进行了集中统一管理,教研室尽管在名义上还担负着课程的安排和协调任务,但课程的设置、学分和学时的制定、课程设计、授课安排等,均由学校或学院统一决定,至于引进教师、创收分配、科研教改项目审核或审批等,更与教研室关系不大,教研室已经虚化为一个可有可无的组织。事实上,目前高校教研室的虚化已经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 其一,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良好的沟通交流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3、的基本途径。但随着教研室的虚化和边缘化,即使同一专业的授课教师也很难再通过教研室这个平台,进行教学教法等方面的沟通。而以学术团队为依托的组织,与教研室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并不能取代教研室的独特功能。 其二,教研室不仅是具有相同专业知识的教师日常沟通交流的平台,也是培养价值认同、职业认同、归属感和成就感等的基本平台。但教研室虚化和边缘化的过程,也是高校教师逐步原子化的过程。近年来,高校教师精神压力缺乏疏通、职业素质滑坡等问题的凸显,折射了日常沟通交流的缺失。 其三,高校行政化在许多高校的教研室不断得到强化,一些高校甚至以加强教研室管理为名,依托行政部门
4、的强势地位对教研室实施了全方位的考核,使得考核办法更多地体现了行政化背景下权力的意志。事实上,这种做法使教研室变为高校行政附属物的同时,也为其沟通交流功能的消逝埋下了伏笔。 其四,随着高校教研室逐步虚化和边缘化,学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越来越多地依靠行政化的沟通交流平台,即使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探讨,也因教师的原子化而缺乏必要的氛围和平台。此外,在学校和院系教工队伍日益扩增的背景下,由行政主导的教学观摩会、教职工大会、工作总结会、联谊会等更多的是走过场,并不具备真正的沟通交流功能,甚至引发教师普遍的反感。因此,希望以此增强教师沟通交流,提升教学和科研质量,并
5、不现实。 二、人本化管理理念对高校教研室的重塑 人本化理念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无疑对传统教育体制摧残人性等弊病进行了强力矫正。而在高校教研室日益虚化、教师越来越原子化和教育教学质量亟须提升的背景下,将人本化理念运用到高校教研室的教学管理活动之中,不仅能够对教研室进行重塑,也是实现学生和教师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首先,在行政规章日益强化的今天,制度化的管理对事不对人,很难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切实有效地在高校教研室基层教学管理中融合“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既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促进高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6、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追求,也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所在。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显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青年教师的独立意识、平等意识、自尊意识以及自我发展意识都非常突出,他们特别需要被尊重,特别需要平等的交流。他们需要学校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更加注重他们的合理发展要求。 第三,人本化理念的核心功能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无论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还是作为被教育者的学生,都需要不断被激发学习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一旦在教研室层面全面贯彻了人本化理念,不仅教师拥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和积极性,而且赋
7、予学生更多的人性化教学服务。 第四,与其他社会群体一样,高校教师除生存和安全需求外,也有自我实现、被尊重、群体认同和职业认同等方面的追求。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后者其实更为重要。在人本化理念指导下,对高校教研室进行重塑,使其成为心情舒畅的沟通交流平台,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合作交流空间,也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高校教研室人本化管理?C制的构建路径 (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管理高校的使命,将人本化管理理念落实到教研室 “人”是大学的核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的使命和归宿。但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以信任、尊重和共同认同为基础的平台。因此,高校领导
8、者应牢记“教育管理只是运营的必要性手段,促进发展才是它的最终目标”这一理念,充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