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00572
大小:621.00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8-07-11
《第三讲建国后中国史学理论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在此基础上,常乃悳又提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他认为“民族性为支配一切历史动态之总原因。”所谓民族性,就是国民性,就是整个国民的嗜好、习惯和趋向。它是一种集团精神,其本身即为一国家历史文化环境之抽象的综合的代表。形成民族性(国民性)的要素有三个,即先天遗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是最有力、最重要的要素。“这种国民性一经形成以后,就变成了整个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具有规定全体文化形态及性质的能力。”其作用具体表现在:1、可以改变自然环境的压力。人北美洲在印地安人手中并未富强,而到白人手中就发展起来。2、可以决定政治经济等制度的形成。各国制度不同,都
2、因国民性不同。3、可以决定文化思想的形成。总之,国民性使各国的发展呈现出各自所特有的个性。(3)治史的目的是为现实服务。“一切学问的目的,都是为满足人类求知的欲望,人类对于自身及环境的事物,不但要了解其全部的真相,并且要进而寻求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由此而构成一种普遍的法则。一切学术均由此心理发生。”一切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必须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和抱负。他曾对历史专业的学生说:“诸位所学的才是阐天地造化,握人生国家社会枢纽的全体之学,诸位的出路是自己可以开创的,因此出路之大莫过于诸位之所学者。诸位应该知道,创造宇
3、宙和人间的是什么人?只有哲学家和历史家。现今世界各国家没有一个没有他的‘立国指导原理’,而立国指导原理之坚固与否就全系于其历史和哲学的根据正确与否而判。”常乃悳本人宣扬生物史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其国家主义的现实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的。他认为中国自近代以来不断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中国至今还滞留在家族的社会阶段,而未进行到国族阶段的缘故。”而要把中国改造成一个最进步的国族社会,就需要一个大规模的社会革命来改变中国过去的意识形态和组织形态。中国过去的意识形态和组织形态之弊病的关键是个人主义的泛滥及社会组织形态水平的低下。而解决这两个弊病只有一剂良药,即国家主义,具
4、体做法是培养和树立“国家至上”的新道德观,以“忠”的观念代替“孝”的观念,以“义务”的观念代替“权利”的观念,以“牺牲”的观念代替“享乐”的观念,以“勇敢”的观念代替“忍让”的观念,以“秩序”的观念代替“自由”的观念,以“分业”的观念代替“平等”的观念,以“社会连带”的观念代替“阶级斗争”的观念,等等。他批评新历史考证学那种“为学术而学术”的态度,认为他们最大的弊病就是脱离社会实际,“63他们在知识方面是成功了,但却忘记了人生,忘记了知识不过是人生工具之一种”。这种学者是“玩物丧志”,而并非“历史学家”。他呼吁:迷恋于历史考证的学者们,“不要把聪明心力白费
5、到这些地方,更不要贻误后代的青年”,抬起头来看一看窗外的世界吧!从他对治史目的的理解出发而完全否定历史考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是失之偏颇的。5、雷海宗:历史学“是一种时代的精神的表现”。(1)历史是由史学家“创造”的。历史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绝对”的历史:指曾经发生过的、万古不变的、绝对不可挽回的既成事实。对于这种历史,“我们不必去追问”,因为“绝对的真实永难求得,即或求得也无意义。”“相对”的历史:指通过史书记载所反映的有关客观历史的状况。这种状况是渗入了不同记载者主观痕迹的,是记录者根据现实的需要附加给历史的,因而它是活的,是有意义的。“每一个时代所认识
6、的过去,都是那一时代的需要、希望、信仰、成见、环境、情绪等烘托而出的”,“没有任何一种事实能有百世不变的意义”,其意义都是由史家所处的现实的需要决定的。这就是所谓的时代精神。只有反映社会精神和社会需要的历史知识,才是有意义的,才是真正的历史知识。“有意义的过去,真正的历史知识,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对于过去的活动认识。这个认识当然是主观的,它的价值也就在主观。”也就是说,只有与现实结合、弘扬时代精神的“相对”的历史,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历史。由此,他提出了历史是史学界的“创造”这个命题。怎样“创造”?两个条件:首先,研究主体即历史学家必须对“自己时代的情形与精
7、神”有明确、深入的了解(具备完备的“人格”或修养,发达的情感,丰富的经验,超人的想像力)。历史的认识,可说是一个人自身人格的一种内向的发展,如果把人类的一切都变成自身人格的一部,这才是最高的历史警觉。其次,社会的状况也是决定历史学家创造能力的重要条件。“一个时代愈发展得紧张生动,那时代少数警觉性深刻的人对过去历史愈发看得透彻。一个完全平淡静止的时代,对于任何过去的大事都绝无明瞭的能力。”(中国历史上两个“历史警觉性最发达的时间”:一是战国时期,二是抗战时期。)总之,在他看来,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是一种人心内在的活动,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表现,它既是主观的,又是现
8、实的。(2)中国文化独具二周说。文化形态史观与“中国学界第一位形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