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作深时深亦浅——国际视野下的经济报道新思维

浅作深时深亦浅——国际视野下的经济报道新思维

ID:11398714

大小:3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1

浅作深时深亦浅——国际视野下的经济报道新思维_第1页
浅作深时深亦浅——国际视野下的经济报道新思维_第2页
浅作深时深亦浅——国际视野下的经济报道新思维_第3页
浅作深时深亦浅——国际视野下的经济报道新思维_第4页
浅作深时深亦浅——国际视野下的经济报道新思维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作深时深亦浅——国际视野下的经济报道新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作深时深亦浅——国际视野下的经济报道新思维杨禹       媒体是社会的触角,记者和编辑们就是这些触角上的感应器。判断一个感应器的成色,第一要看它是否灵敏,第二要看它是否真正懂得了受众想要什么,第三要看它是否有足够的、按照需求来处理信息的能力。    国际视野,从以上这三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为何1998年是分水岭    与“国际视野“相对应的,当然就是“国内视野”了。如果倒退六、七年去看,你就会发现,那时在大多数国内媒体中,“国内”与“国际”是被截然分开的,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两个部门、两类

2、领域、两种风格、两套人马。那个时候的国际视野,只属于少数专门从事国际经济报道的采编者。    这种曾被老一代新闻人习以为常的局面,一直到1998年前后,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才得以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从那时起至今,虽然在新闻媒体内部,出于管理需要,对于人员、部门、领域的划分仍然存在,但国际视野的普及程度已经大大提高。采编者思维方式中的“内”、“外”界限逐步被打破,这是最有价值的变化。今天我们常回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1998年成为经济新闻报道是否全面运用国际视野的—道分水岭?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必然的因素?     我

3、和很多老一辈的新闻人探讨过这个问题。得到的诸多回答中,有一句话给我印象最深。一位老资格的经济新闻记者说,“过去我们也知道国际视野的重要,也在~些局部的报道中努力尝试着打开视野。但只有到1998年发生了那场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才真正意识到,用传统的视野、知识和方法,已经很难解释和判断当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了。”掌握国际视野,对任何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一个编辑部、一个媒体要想形成这种能力、塑造这种传统,更要花费长时间的努力。最近三四年来,国内经济新闻报道的整体水平提升得很快。其中一个重要的

4、标志,就是同行们开始不同程度地习惯以国际视野来观察、思考和判断问题。    以下的三个因素,使经济报道中的这一新趋势成为必然——    其一,经济生活本身正在迅速地打破国内外界限。大多数新出现的经济事件、现象、观点,都融合了来自于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诸多要素。在经济领域,国内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国内化,越来越成为司空见惯的常识。经济全球化潮流带来的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入世这一历史性的变革,都使国际视野成为经济新闻工作者一种必备的工作能力、一种必需的思维习惯。   其二,锻造一支能够自觉地以国际视野来观察、思

5、考和解决新闻课题的报道队伍,除了要有明确的主观追求,还必须掌握一些不可或缺的客观条件。实践告诉我们,视野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信息交流的国际化。这些信息,可能是通过记者们日益增多的国际采访经历获得的,也可能是通过日益频繁的政府问交往和企业问国际经济交流而获得的,还有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日益便捷的电脑网络获得的。我们与国际社会展开信息交流的力度、密度、深度和敏感度,几年来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有了质的提高。  其三,我们不可小视新闻竞争对塑造国际视野的推动力。经济报道一直是国内新闻竞争的主战场之一。在经过了这些年的反复历练

6、之后,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知道,这种竞争往往在表面上表现为拼投入、拼规模、拼速度,而在更深层次上,则一直是在围绕拼特色、挤头脑、拼质量做文章一拼特色,就是与别人视角不同;拼头脑,就是比别人想得更深;拼质量,就是比别人做得更好。这三个方面的“拼”,都很自然地向采编者的眼光提出了要求。对很多参与竞争的新闻人来说,国际视野是被逼出来的。在尝到了甜头之后,被动就变为了主动,对国际视野的运用也逐渐由稚嫩走向成熟。立体坐标与国际视野   那么,国际视野到底给我们的经济报道带来了哪些甜头?   回顾最近几年来国内经济新闻竞争的演变过

7、程,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由于国际视野的逐步加强,经济新闻采编者们在观察、思考和表达过程中的思维坐标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至少体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首先,这个坐标体系变得更广了。   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演变前景最为扑朔迷离的时候,《亚洲华尔街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著名的评论。撰写这篇评论的人,显然对中国新闻界的传统工作习惯做过一些研究。他在这篇关于中国是否会身陷金融危机泥潭的评论的最后,也顺手就中国新闻界的最新变化写了这么几笔——  “与紫禁城同处在一个城市里的那些财经记者们,也开始用电脑来分析华

8、尔街、东京和香港的股票市场了。他们没有能力运作资金,但他们开始尝试着运作一些来自国际市场的信息。这些信息被媒体放大成足够强的信号,告诉中国的官员和企业家们,金融危机虽然很近,但今天的中国仍然很安全。”   在2001年10月的上海,1000名中国记者与2000名国际同行展开同场竞技。《经济日报·APEc特刊》的—位资深记者在早餐桌边与我聊起了“国际视野”的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