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394080
大小:15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1
《廊坊十中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B卷附答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廊坊十中2015届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B卷附答案新人教版)第一部分(1-6题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是()(2分)A.妖娆(ráo)狡黠(jié)恻隐(cè)断壁残恒(yuán)B.睿智(ruì)罔然(wǎnɡ)深邃(suì)恪尽职守(ɡè)C.刹那(chà)亵渎(dú)陨落(yǔn)怒不可遏(è)D.贮立(zhù)胆怯(qiè)拮据(jù)锲而不舍(qiè)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潮汛惯例轻而易举持之以恒B.妖饶涣散断章取义弥留之际C.繁衍干燥无与伦比各行其事D.亵读端
2、详怒不可遏脍炙人口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现代社会中,一个人是不是具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往往决定着他能否取得成功。B.由于中国红十字会的大力帮助,使许多白血病患儿得到了及时的救治。C.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D.北京奥运会主题歌的演唱者是由刘欢和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共同完成。4.下列作品、作家和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陈涉世家》司马迁西汉B.《渔家做秋思》范仲淹唐代C.《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宋代D.《范进中举》吴敬梓清代5.古诗文默写
3、。(共10分)(1).,,欲与天公试比高。(2).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农人上晒下蒸,酷热难耐的句子是,。(3).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以魏尚自许,借典明志,表现对报效国家的渴望的句子是:,(4).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比喻生动地描写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5)闻说双溪春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6.名著阅读(6分)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好汉们聚义梁山的故事,鲜明地表现了“”的主题,被称作“反抗封建暴
4、政的英雄传奇”。这部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人名)在状元桥戏弄并三拳打死郑屠,有力地表现了他见义勇为、疾恶如仇、鲁莽直率而又的性格……第二部分(7-23题46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共5分)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7.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1分)8.自选角度赏析理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分)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
5、将士们怎样的情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0-13题。(共14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
6、之、祎、允之任也。(选自《出师表》) 【乙】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选自《三国志》)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夙夜忧叹③庶竭
7、驽钝④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2)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12.刘禅的小名叫阿斗,后人都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你能从【乙】文中找出这样说的根据吗?(至少说出两点)(2分)1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后人感叹诸葛亮的语句,请你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说英雄落泪的原因是什么。(2分)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14-17题共12分谦和是一种力量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
8、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②谦者,谦虚,谦让也。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一)“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