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选诗词知识《诗学琼珠》叙语

编选诗词知识《诗学琼珠》叙语

ID:11369977

大小:3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1

编选诗词知识《诗学琼珠》叙语_第1页
编选诗词知识《诗学琼珠》叙语_第2页
编选诗词知识《诗学琼珠》叙语_第3页
编选诗词知识《诗学琼珠》叙语_第4页
编选诗词知识《诗学琼珠》叙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编选诗词知识《诗学琼珠》叙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编选诗词知识《诗学琼珠》叙语及对诗词创作的几点体会宝鸡杨斌作诗读诗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门比较高深的学问。它牵涉到语言学、声韵学、艺术学、修辞学、历史学、古文学、典章学、植物学等等不一。没有一个博学多闻、胸中纵横沟壑的铺垫,想要写出篇篇好诗,恐怕是会不得其门而入!然而要窥探诗的门径,一般首先要明白诗要写什么,写诗干什么,这两个相关的命题看似比较现代,其实从诗歌产生的那天起,就开始讨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句话出自中国最早的典籍《尚书•尧典》。这也是最早对诗的功用进行定性的名言,也大约是对诗在社会“和谐”中所起极大作用的最

2、为原始描画。“诗言志”于是被历代奉为文论圭臬,近代文学大师朱自清先生称之为中国文论的“开山纲领”。古代人表达意志、情感的方式非常有限,携带韵味、朗朗上口的诗歌大受人们推崇,是可以想见的。而广泛流传各地的各色诗歌经过官家最高层收集整理钦定发布后,便赋于了“公理”的作用,于是在人们交往沟通甚至诸侯国间外交交涉中,往往以这“诗”为律。久而久之,“不学诗,无以言”大约成为社会共识。所以孔子对学生们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事父事君充实知识,人生还有多少比这更大的事?诗与政治,诗与与社会伦理,诗与社

3、会教育都密不可分了。《诗大序》中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是以经夫妇,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似乎对孔夫子事父事君的话作了更深入的发挥性解释,诗的作用与天地、与鬼神都有了关系。有这么些神奇功能,用之事父事君、建功立业何足道哉!春秋战国以《诗经》为代表的诗的地位高得可以,大家望而生畏,只能学诗用诗,从没有单个人试图作诗者,包括象孔子这样的诗经的增删整理者,也好象没有过自己作诗的想法。这种现象持续后来,倒使离中原文化较远的荆蛮之地——楚国,产生了中国第一位大诗人屈原,他在民间祭祀诗歌的基础上创作出了辉耀千古的名篇——离骚。也开了中国个人作诗的先河。

4、个人能作诗以后,诗能够普及了,但诗的庄严感、神秘感渐渐裉去。诗离政治、离治权、离社会逐渐远去了,于是,一些上层人士也逐渐对诗失去了兴趣,诗重新“沦落”到民间。魏晋南北朝时,通俗活泼地反映社会的民间诗歌重新引起了士大夫们的兴趣,同时诗的声调、韵律、技巧、反映社会的特殊功能及忌病等问题都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于是不断研究、归纳、汇总,诗逐步走向完善,一门新的学问也产生了。到了盛唐,能写很好诗的人也就算有大学问的人了,可以坐官了,功名甚至可以通过献诗、考诗取得。天下士子们的学诗、写诗热情极大激发,诗终于走上一个新的巅峰。诗全方位的侵入社会生活,该写的领域都被反复写到了,该使用的

5、手法、技巧都使用甚至被创新了,诗的学问性是越来越深邃了,但这时候诗与官场的紧密度也更甚了,也许这也正是诗能走上高峰的助力剂。此后时代,诗不再能直接取士了,但它还是一门走向仕途需要考察的学问,于是诗的功用归于常态。高峰不再有,但学问终不灭,宛转传了下来。这就是诗作为一门学问走过的路。如上所说,传统诗词有着十分辉煌的过去,但近代以来却命运多舛。“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传统诗词便背负上与旧体制相适应的旧文化的罪名,几乎销声匿迹。新中国建立以后,传统诗词门庭三虚三盈,至今复兴之象未衰。据说目前全国喜好传统诗词写作的约有数十万之众,虽然与总人口相比仍然不足为道,也算有一些小气候了

6、,年产诗作少说也十万有余,超过了至今能搜集到的全唐诗总数。但据了解,诗词数量虽众,质量很高的却较少!原因嘛,还是诗作为一门学问,受到的重视太少,而自娱自乐的成份大了些。宝鸡市诗词学会成立二十多年来,集体与个人出过的诗词集子也有七八十册了,从本市看大多都具有了一定水平。但放到全省全国看,还是有许多提升的空间。同时近年新会员大量增多,一些人的诗词基本知识都比较欠缺,于是,就要对诗的学问性问题给予必要的重视了。如今写诗的人态度自然要归于平和,既不能自视甚高,也不能妄自菲薄。须知诗既是人人可以涉足的,并不神秘;但也不是谁都可以写出好诗、把它的功用发挥到极致的。其中的途径就只能

7、是苦钻这门学问,有点天赋再加些学问,写诗的门就算可以迈进了。其实也有的人认为写诗应该任其自由发展。自由社会,自娱自乐嘛,何必有那么些清规戒律式的“学问”,这种主张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但“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不可偏废,能出精品总不是罪过吧。中华诗词学会早就提出了精品的问题,并概谓之“精品战略”,是十分有道理的。老会长孙轶青曾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讲话,说得很精辟,摘一些在这里,也算阐明一种观点吧!“什么叫精品?即我们在诗词创作中要求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完美的结合。精品力作的创作,据我看来,有相当的难度,但是并不神秘。我们大都读过《唐诗三百首》吧。有一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