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题报告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题报告

ID:11366210

大小:13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1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题报告_第1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题报告_第2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题报告_第3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题报告_第4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庆阳市(州)镇原县镇原中学学校序号甘肃省深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项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名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负责人:刘星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课题完成时限:2014年08月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11填表说明1.本表请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可以打印填表),书写要清晰、工整。2.本表报送一式两份,其中1份原件,1份复印件,A4纸张,于左侧装订成册。3.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课题负责人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4.研究专长:同学科分类。5.工作单位:请填写单位全称。

2、6.通讯地址:请详细填写,并填写邮政编码。7.主要参加者:指真正参加本课题实质性研究工作者,不能空挂名,并按承担研究任务的多少排序,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人员。8.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办公室二○一二年七月11一、负责人及研究人员情况负责人姓名刘星性别男出生年月1972-12行政职务教科室主任专业职称中学高级研究专长科学类工作单位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联系电话13830495902通讯地址甘肃省镇原县县城

3、西街21号镇原中学邮政编码744500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研究专长工作单位刘星男1972-12中学高级科学类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王勇男1975-4中学一级教育管理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许军义男1975-4中学一级教学教法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第一推荐人姓名专业职务工作单位第二推荐人姓名专业职务工作单位预期的主要成果专著研究报告论文A专著B译著C研究报告D论文E实验报告F工具书G电脑软件H其他11二、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果名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普

4、通高中新课改实验工作学校层面的组织与管理研究》刘星课题2013-3省级结题GSGB(2012)GZX052012-3《新课程背景下开放式实验教学研究》刘星论文《中学教学参考》2012-7《从一道题看开放式教学》刘星论文《中学理科》2006-10《浅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许军义论文《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6《思想政治课改革初探》王勇论文《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3-7三、预期研究成果主要阶段性成果序号研究阶段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担人12012-09—2012-10课题设计,论证报告刘星22012-10—

5、2013-03调查研究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报告王勇许军义32013-03—2013-09发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刘星王勇许军义42013-09—2013-12撰写《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专著刘星王勇许军义52013-12—2014-08收集相关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讲学交流报告刘星最终研究成果序号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担人12012-10课题设计,论证报告刘星22013-03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报告王勇许军义32013-09《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问题及对策

6、研究》论文刘星王勇许军义42013-12《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专著刘星王勇许军义52014-08结题报告,讲学交流报告刘星11四、课题论证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课题论证(一)课题背景及研究目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是学生是否毕业的依据和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基本素质包括六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实施不公、

7、综合素质评价的可操作性不强、综合素质评价的区分度不高、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实际使用不力、等级标准操作性不强、用以选拔学生借鉴参考的意义不大。在高校招生中引入综合素质评价,遇到了诸多方面的困难:①社会意识方面。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社会以升学率衡量教学质量,学校、地区间的高考竞争,给综合素质评价带来严峻考验。诚信问题、弄虚作假、隐报瞒报现象,使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失去应有的参考价值。②综合素质评价的低区分度使评价结果趋同。除了触犯法律和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和在体育运动、学科竞赛、创新发明等方面有突出才能的优秀学生以

8、外,其他大部分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趋同,高校招生录取无所适从。③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学生素质不同,有层次差异。同一个标准衡量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异。④发展性评价的扭曲。新课程改革中的评价是为了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甄别、区分与选拔的功能,使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要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成长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