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on和epon技术的比较

gpon和epon技术的比较

ID:11359010

大小:9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gpon和epon技术的比较_第1页
gpon和epon技术的比较_第2页
gpon和epon技术的比较_第3页
资源描述:

《gpon和epon技术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GPON和EPON技术的比较表1对EPON和GPON两种千兆比无源光网络技术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比较,为更加全面,同时也将BPON列入其中。表1EPON和GPON技术主要参数的比较注:该带宽是根据不同大小的IP包分布模型算出的平均值,仅供参考。针对GPON和EPON技术的不同特点,可以对这两种技术做出以下分析。1.GPON支持多种速率等级,可以支持上下行不对称速率,上行不一定要支持1Gbit以上的速率,因此与EPON只能支持对称1Gbit的单一速率相比,GPON在光器件的选择上余度更大,从而可降低成本。2.EPON只支持ClassA和B的ODN

2、等级,而GPON可支持ClassA、B和C,因此GPON可支持高达128的分路比和长达20km的传输距离。3.单从协议上比较,因为EPON标准是以802.3体系结构为基础,因此与GPON标准相比其协议分层更简单,系统实现更容易。更鉴于目前以太网芯片的成熟性,其系统成本更低。4.ITU在制定GPON标准过程中沿用了APON标准G.983的很多概念,与EFM制定的EPON标准相比其标准更完善。但由于其增加了TC子层,因此也相应增加了一定的开销,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希望能够借助Ethernet技术简单、经济的特点这一初衷。因此规定一个高效率的TC层

3、机制将成为ITU在制定GPON标准中的一个关键。5.GPON标准规定TC子层可以采用ATM和GFP两种封装方式,其中GFP封装方式适于承载IP/PPP等基于包的高层协议,但对于为了支持ATM业务而定义的ATM封装方式在以Ethernet为基础的GPON系统中是否合适,还有待商榷。6.在Ethernet上承载TDM业务的技术并不成熟,很难满足电信级的QoS要求。因此EPON为了能够承载TDM业务和话音业务必须设计新的MAC机制并增加新的软硬件。而GPON由于其设计的TC子层结构和ATM封装方式,并采用了125us的帧长及定时机制,能够比较容易的

4、支持TDM业务和话音业务。三、EPON和GPON产品比较由于IEEE的EPON标准化工作比ITU-T的GPON标准化工作开展得早,而且IEEE的关于Ethernet的802.3标准系列已经成为业界的最重要的标准,因此目前市场上已有的G比特级PON产品更多的是遵循EPON标准,严格遵循GPON标准的产品目前基本上还没有。EPON产品较GPON产品更广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EPON标准制定得更宽松,制造商在开发自己的产品时有更大的灵活性。从产业链的角度看,EPON系统最核心部分—PON光发送/接收模块已经较成熟,核心TC控制模块已经规模生产(A

5、SIC化),而GPON系统的相应核心模块还不太成熟,其核心TC控制模块目前仅处于FPGA阶段,还难于实现规模商用。目前EPON产品支持的PON端口速率等级一般为1250kbit/s,也有少数产品PON端口仅支持100Mbit/s。虽然IEEE在制定EPON标准时主要考虑数据业务,基本上未考虑语音业务,但是鉴于目前运营商在布网规划时更注重要求接入网络应能同时提供数据和语音业务,因此除了少数EPON产品仅支持数据业务外,许多EPON产品在IEEE标准基础上,在提供数据业务的同时采用预留带宽的方式提供语音业务。四、总结1.目前业内关于EPON和GP

6、ON孰优孰劣还存在很大争议,但接入网存在技术多样化的鲜明特点,因此如果EPON/GPON能达到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的目标,将来都应该会得到应用,但未来1~2年,EPON将会走在GPON的前面,北美和日本的很多运营商都开始采用EPON技术装备其FTTP/FTTH网络。2.要实现FTTP/FTTH,除了关注宽带光接入网的系统技术之外,还应重点研究以下技术:开发适应FTTH特点的新型器件和核心控制芯片,降低光电器件和无源器件的成本;开发低成本易安装的室内光纤、光缆和连接器及相配合的施工仪器、工具;开发高密度易操作的光纤配线架;开发集中的远程监视和管理

7、技术及系统等。总之,大规模使用FTTH还需要时间,我们既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c0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