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ID:11338590

大小:195.5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8-07-11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_第1页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_第2页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_第3页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_第4页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单行本序言序言主要是说明写作本书的原因。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在柏林出版)的序言中说,1845年我们两人在布鲁塞尔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主要由马克思所制定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八开本两厚册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里亚的出版所,后来我们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

2、愿让原稿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从那时起,已经过了四十多年,马克思也已逝世了。不论他或我,都再没有过机会回到这个题目上来。关于我们和黑格尔的关系,我们曾经在某些地方作了说明,但是无论哪个地方都说得不够全面系统。至于费尔巴哈,虽然他在某些方面是黑格尔哲学和我们的观点之间的中间环节,我们却从来没有回顾过他。这期间,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文明世界的一切语言中都找到了代表。另一方面,德国的古典哲学在国外,特别是在英国和斯堪的那维亚各国,好像有点要复活的样子。甚至在德国,各大学里借哲学名义来施舍的折衷

3、主义残羹剩汁,看来已惹得人人都讨厌起来了。因此,我越来越觉得把我们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即我们怎样从这哲学出发并且怎样同它脱离,做一个简要而有系统的说明是很必要的了。同样地,我认为我们还欠着一笔信誉债,就是要完成承认,在我们那个狂风暴雨时期,费尔巴哈给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所以,当《新时代》杂志编辑部要我写一篇批评文章来评述施达克那本论费尔巴哈的书时,我也就欣然同意了。我的这篇文章发表在该杂志1886年第4期和第5期上,现在这个版本是经过修订的单行本。把这几页稿子送去付印以前,我又把1845

4、-1846年的旧稿找出来,重读了一遍。其中关于费尔巴哈的一章没有写完。已写好的一部分是解释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这个解释只是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麽不够。在旧稿里面对于费尔巴哈的学说本身没有批判;所以,旧稿对于我们现在这一目的是不适用的。可是我在马克思的一本旧笔记中找到了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拿来作为本书的附录。这是一份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但是这些笔记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费里德里希·恩格斯1888年2月21日于伦敦一全面评述黑格尔哲

5、学及其学派的解体本章共20段,分为三个问题(一)黑格尔哲学的时代背景和内在矛盾(第1-2段)第1段――黑格尔哲学的时代背景我们面前的这部著作使我们返回到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就时间丹麦哲学家卡·尼·施达克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来说距离我们不过一代之久,但是它对德国现在的一代人却如此陌生,似乎已经相隔整整一个世纪了。然而这终究是德国准备1848年革命的时期;那以后我国所发生的一切,仅仅是1848年的继续,仅仅是革命遗嘱的执行罢了。德国现在的一代人对费尔巴哈如此陌生,恰恰说明1848年以后,德国在经济、政治和意

6、识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费尔巴哈及其理论活动已成为过去。第2段――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正像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一样,在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变革的前导。但是这两个哲学革命看起来是多么地不同呵!法国人同一切官方科学,同教会,常常也同国家进行公开的斗争;他们的著作要拿到国外,拿到荷兰或英国去印刷,而他们本人则随时准备着进巴士底狱。反之,德国人是一些教授,是一些由国家任巴士底狱是十四至十八世纪巴黎的城堡和国家监狱。十六世纪起,主要用来囚禁政治犯命的青年的导师;他们的著作是

7、公认的教科书,而全部发展的最终体系,即黑格尔的体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推崇为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在这些教授后面,在他们的迂腐晦涩的言词后面,在他们的笨拙枯燥的语句里面竟能隐藏着革命吗?不正是那时被认为是革命代表者的人即自由派激烈反对这种使头脑混乱的哲学吗?但是不论政府或自由派都没有看到的东西,至少有一个人在1833年已经看到了,这个人就是亨利·海涅。这些言论包含在海涅的著作《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中黑格尔哲学就其阶级实质来说,是进步但又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的哲学,恩格斯通过对德法两国哲学革命的对比,深刻

8、地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这一阶级实质。德国资产阶级的二重性,决定了黑格尔哲学同样具有既革命又保守的特点。他们的革命思想内容隐藏在迂腐晦涩的言词后面,和笨拙枯燥的语句里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二)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内在矛盾(第3—11段)第3―9段――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辩证法思想举个例子来说吧。不论哪一个哲学命题都没有象黑格尔的一个著名命题那样引起近视的政府的感激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的愤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