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主体性教学中课堂讨论

浅议主体性教学中课堂讨论

ID:11336619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浅议主体性教学中课堂讨论_第1页
浅议主体性教学中课堂讨论_第2页
浅议主体性教学中课堂讨论_第3页
浅议主体性教学中课堂讨论_第4页
浅议主体性教学中课堂讨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主体性教学中课堂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主体性教学中课堂讨论【摘要】主体性教学是指在现代教学观念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思想和教学方式。积极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展”。为此,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参与时空,更注重数学教学课堂的课堂讨论。【关键词】自主探究;主动发展;积极思维;延展探讨主体性教学是指在现代教学观念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思想和教学方式。而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他们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核心。首先要相信学生有学习的能力,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真正在数

2、学教学中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积极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展”。为此,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参与时空,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互相探讨、议论交流,不仅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因此,我认为在主体性教学中要注重课堂讨论。6讨论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问题,同学之间各抒已见,集思广益,使探究问题的思路更清晰,获得的概念更清楚,习得的知识更牢固,是同学问互相学习和教师获得信息的极好机会,因此应该把课堂讨论有机地贯穿

3、于教学的整个过程。1.巧妙导入新课的讨论“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要根据认识规律,安排好导入新课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讨论题的设计,要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入浅出。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首先向学生提问,“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学生马上告诉我,“还没有学”,“不知道”,我则告诉他们:“只要你们能讨论回答出以下几个简单的问题,就会发现比的基本性质”,“什么问题,什么问题?”同学急切地问道,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我便出示了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2)除法有什么重要性质?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

4、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3)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6(4)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再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可以推出比与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比值相就是分数值。(5)由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再根据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将除法与分数改写比成的形式,你会发现什么?然后,根据学生讨论,完成板书类别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值不变除法:4÷5=(4×2)÷(

5、5×2)=(4÷2)÷(5÷2)=4/5分数:4/5=(4×2)/(5×2)=(4÷2)/(5÷2)=4/5比:4:5(4×2)(5×2)=(4÷2):(5÷2)=4/5经过学生的讨论,再观看板书,学生发现了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为进一步学习铺平了道路。同时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知识系统性的形成。2.新授课时,要创设合理、科学的探究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6新授是学生新的知识技能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学时要创设情境,把握住教材的关键和难点,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促使

6、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归一应用题”的教学时,我直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5个书架要多少钱?”学生思考后,无法解答,向我提出:“没告诉单价,不能算出5个书架的总价”。这时,我让他们自己补充出单价(一个书架的价钱),再解答,学生就自行补充出一个书架20元、50元、80元…….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很快算出了5个书架的总价。我再出示完整的例3:学校买来了3个书架,用去了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书架要多少钱?例4:学校买来了3个书架,用去了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买多少个书架?让学生讨论:(1)比较例3与刚试算的题,(例题

7、中的单价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先计算出单价。)(2)例3、例4的相同点:(前两个条件相同、可求出单价,也就是单位数量)(3)例3、例4的不同点:(所求问题不同,例3求的是总价、是求出单位数量是多少后,再求几个这样的单位数量是多少。例4求是数量,求出单位数量后,再求总数里有几个这样的单位数量。)6(4)求总价或数量都必须先求出一个什么量?(单价,也就是单位数量)(5)分别怎样列式?依据是什么?通过讨论,学生掌握归一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关键(也就是先用除法求出“单位数量”是多少,然后把它作为固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