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论文谈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与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山东省博兴县教研室刘克光256500摘要:1.新课标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是:创设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2.新课标下教学过程的程序应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点拨指导→规范返悟。关键词:新课标下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是概念、定理、例题、练习,从中不难发现纯知识性的成分占绝大部分,内容枯燥无味,呈现方式呆板单调。教师习惯于按照这样的线索去教,很难激发教师创新的欲望与学生求知的欲望,故传统的课堂教学最明显的特征是师讲生听,教师按自己的
2、理解与感受主动发挥,学生象容器一样被动地接受知识。当前新课标提倡的是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活动化,下面就以上两个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一、新课标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创设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1.创设问题情景: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低起点引入,注重学生对问题最原始、最朴素的认识,在学生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之中寻找素材,积极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从而找准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以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
3、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2.建立数学模型:实际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逻辑化,即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首先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把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知识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尝试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带动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存在于头脑之中的那些不那么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为科学的结论,发展为更完善、合理的数学概念和知识框架。并且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理解问题是怎样题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的。在充满探索的过程中,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
4、信心。3.解释、应用与拓展:这是一个对所建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如性质的论证、图像的特征等)、运用解决问题、拓展延伸(模型的进一步完善、变式等,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的过程,使学生对所建数学模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科学研究的精神。以下通过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教学过程为例进行说明:l创设问题情景:如何感受引入倾斜角与斜率知识的必要性呢?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已知点A,再添加一个什么条件就可确定一条直线?l建立数学模型:要解决以上问题,通过所学知识不难得到方法一:知道另外一点,两点就可确定一条直线;
5、通过实际生活感受不难得到方法二:确定直线的走向后,过这一点就可确定一条直线。这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就可很自然的引入了一个描述直线倾斜程度的数学模型———倾斜角(实际上以上两法也是直线方程两种最基本形式:两点式与点斜式最原始的雏形)。l解释、应用与拓展:通过另一个描述直线倾斜程度的数学模型---坡度与倾斜角的联系很自然的引入又一个描述直线倾斜程度的数学模型---斜率,从而实现了形到数的转变,真正达到了通过坐标(解析法)研究直线倾斜程度的目的。反之,能否通过形的帮助来解决数的问题呢?如已知a,b,m都为正
6、实数,且a>b,求证:b/a<(b+m)/(a+m)。如果由式能想到形即几何意义:看成斜率问题,用数形结合法来解决此问题就会产生畅快淋漓之感。因此我们不但要重视形倒数的研究,更要由数到形的意识,以助于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二、新课标下教学过程的程序提倡的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点拨指导→规范返悟。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蔡道法老师指出:“必须把数学教学中的思维活动作为教育研究的对象,而把‘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作为数学教学的指导原则。”而在实际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师还大有人在,他们轻视学生认知的
7、主体作用,过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往往忽视了思维价值丰富的知识发生过程,从而掩盖了教学中最宝贵的东西一一一学生暴露思维的过程,致使部分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思维的发展不能同步,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与信心,学习成绩不尽人意。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象春风迎面扑来,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不但要更新教学观念,而且要转变教学行为,改变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空(活动的时间,思维的空间),真正使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过程、感受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暴露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过程,使学生形成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8、、掌握必备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位一体的统一。1.自主探索:即发现问题、尝试解决的过程,只有探索、尝试,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认知活动,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从而对问题有足够的感性认识;只有尝试,才能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