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宪法学笔记

司法考试宪法学笔记

ID:11317905

大小:88.77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7-11

司法考试宪法学笔记_第1页
司法考试宪法学笔记_第2页
司法考试宪法学笔记_第3页
司法考试宪法学笔记_第4页
司法考试宪法学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司法考试宪法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宪法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基本要求:了解:宪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制定,宪法产生的条件,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正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的功能和作用,宪法渊源,宪法结构,宪法规范,宪法效力。理解: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及其在我国宪法上的具体表现。熟悉: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改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并能够结合宪法文本的相关规定分析和评价有关宪法现象、宪法事例或宪法问题。考试内容: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含义一、宪法的词源:中国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

2、,曾出现过“宪”、“宪法”、“宪令”、“宪章”等词语。它们的含义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指一般的法律、法度。二是指优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律。三是指颁布法律、实施法律。在中国,将“宪法”一词作为国家根本法始于19世纪80年代,邓观应在《盛世危言》中,首次使用了宪法一词。西方在古代西方,“宪法”一词也是在多重意义上使用:古希腊:一是指有关规定城邦组织与权限方面的法律。古罗马:二是指皇帝的诏书、谕旨,以区别于市民会议制定的普通法规。英国:三是指有关确认教会、封建主以及城市行会势力的特权,以及他们与国王等的相互关系的法律。宪法词义发生质

3、的变化,始于17、18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近现代意义的宪法才最终形成。宪法的基本特征(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我国规定了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①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或立法基础。这并不是最高法律效力的体现②普通法律与宪法不相抵触的原则。③宪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制度、原则,是其它法律赖以建立的依据,为了保证宪法的尊严和相对稳定性,绝大多数国家在制宪和修宪程序上作了严格的要求。宪法与法律的关系无论是形式意义上的法律,还是实质意义上的法律,它与宪法具有一些共性与特点:1.宪法与法律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其性质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2.宪法与法律都是由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3.宪法和法律都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来确认和保护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4.宪法和法律都具有制裁性。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是有机统一体,由不同的规则组成,

5、其中存在着起基础作用的根本规范。在法律体系中,宪法是最高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被称为“法律的法律”,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具体内容要服从于宪法。宪法的分类(一)资产阶级学者的宪法分类早期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1、从宪法是否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1884年英国学者蒲莱士把宪法分为成文宪法(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NO.1)和不成文宪法。2、从宪法的法律效力以及其制定修改程序和机关的不同:把宪法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和柔性宪法国家)3、从制定宪法的主体不同,将宪法分为钦定宪法(《钦定宪法大纲》)民定宪法(1

6、779年美国《联邦条例》、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协定宪法(英国的《自由大宪章》、《法国宪法》)(二)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宪法分类根据宪法的阶级本质的不同,把宪法分为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根据宪法的实施状态的不同,把宪法分为真实的宪法和虚伪的宪法。列宁认为:同现实脱节时宪法时虚假的,当其一致时宪法不是虚假的。宪法的制定宪法制定是宪法制定者将不能通过宪法制定者自身的行为直接实现的符合宪法制定者的利益的事项,通过宪法规范的形式确定下来,并通过宪法规范确定相应的实现宪法制定者的利益的制度和机制来保证宪法制定者的利益得到实

7、现的创制宪法规范的活动。第二节宪法的历史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法律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然而,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的自然经济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君主专制制度,都决定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不可能产生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因为宪法与民主制度紧密相连,它是民主事实和民主制度的确认和保障,而奴隶制、封建制国家一般不存在民主制度。因此,近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基础。1.近代宪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的必然结

8、果。众所周知,商品经济的发展以自由、竞争为条件。尽管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简单商品经济也曾导致有限的民主制或民主元素,但当商品经济普遍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时,自由竞争与平等交换的经济要求必然要通过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反映出来。因此,当资产阶级建立起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