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论文

浅谈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论文

ID:11314925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浅谈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论文_第1页
浅谈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论文_第2页
浅谈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论文_第3页
浅谈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论文_第4页
浅谈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论文〔论文关键词〕性别发展社会性别发展理论性别教育〔论文摘要〕社会性别是指在生物性特征之外的个体特征和社会性特征。在传统的社会性别理论基础上,Ruble和Martin(2003)提出了新的性别理论框架〔论文关键词〕性别发展社会性别发展理论性别教育〔论文摘要〕社会性别是指在生物性特征之外的个体特征和社会性特征。在传统的社会性别理论基础上,Ruble和Martin(2003)提出了新的性别理论框架,该框架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性别发展的主导理论。本文对Ruble和Martin的社会性别发展

2、理论进行了介绍,并以此为基础,将社会性别发展分为性别角色发展和性别平等意识发展,并相应地将性别教育内容划分为性别角色教育和性别平等意识教育两方面,并结合我国性别教育现状,对性别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讨论。性别可划分为“生物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生物性别代表了我们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指男性和女性之间在生物学和解剖学意义上存在的差异。社会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3、它是以特定社会背景中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影响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田。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对个体性别意识和性别角色的形成产生潜在影响,即使科学的性别教育未纳人现有的教育体系中,也会通过其他途径无意识地影响到个体性别意识的发展。由于科学的性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缺失,教育者自发的无意识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受教育者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及性别不平等意识的发展。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性别教育现状,以科学的社会性别发展理论为基础,消除现存的非理性因

4、素影响,建立完善的性别教育体系。一、社会性别发展的主要内容Huston(1983)提出了社会性别发展的理论框架,Ruble和Martin}3}(2003)对Huston提出的性别发展框架进行了补充和修改,丰富了原有内容和结构。Ruble和Martin认为社会性别发展分为内容和结构两个维度,内容维度包括生物性、活动和兴趣、社会性特征、与性别有关的社会关系、非言语交流特征、性别价值评价六个方面;结构维度包括概念理解、自我知觉、偏好和态度、行为表现。社会性别发展理论从结构维度的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性别发展的六项具体内容。(一)生物性儿童

5、社会性别发展以对生物性别的理解为基础,树立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同,在性别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对性别概念理解层面,儿童出现性别意识,认识到性别是存在差异的;在自我知觉层面,儿童能够明确自己的性别;在对性别的偏好和态度层面,他们表现出自己对性别的偏好,即希望自己的性别是男或女;在行为表现层面,不同性别的个体在衣着类型、头型等方面符合自己的性别特点。(二)活动和兴趣在概念理解层面,个体意识到性别期望的存在;在自我知觉层面,个体注意到活动和兴趣的性别特征,并将其与自身的性别相联系;在偏好和态度层面,个体对于物品和活动表现出与具有性别特点

6、的偏好;在行为表现层面,个体根据性别差异选择不同的活动类型。(三)社会性特征社会性特征主要包括个体的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类型。在概念理解层面,个体对男性和女性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类型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自我知觉层面,个体能够知觉到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在偏好和态度层面,表现为个体希望获得某些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征或行为类型;在行为表现层面,个体表现出具有性别差异的特征,如男性的攻击性强于女性,女性的亲社会行为多于男性等。(四)与性别有关的社会关系在概念理解层面,指个体对建立社会关系的标准有所了解;在自我知觉层面,个体能够知觉到

7、自己朋友的性别;在偏好和态度层面,性别的不同会使个体对社会交往对象的选择具有倾向性;在行为表现层面,个体以性别为基础选择共同活动的同伴。(五)非言语交流特征在概念理解层面,个体的非言语交流特征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类型及姿态等与性别相关特征的了解;在自我知觉层面,表现为对自己姿态手势等非言语特征的了解;在偏好和态度层面,表现为个体对一些非言语行为等象征性特征的偏好;在行为表现层面,表现为个体使用某些体现出性别特征的非言语行为。(六)性别价值评价在概念理解层面,个体了解社会中对不同性别具有不同的价值评价;在自我知觉层面,个体能够对自己的

8、性别赋予价值评价;在偏好和态度层面,个体对男女两性赋予不同的价值评价;在行为表现层面,个体表现出对同性或异性的差异性态度。这一理论框架的提出是对以往性别发展研究的有效整合,覆盖了儿童社会性别发展的主要内容,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性别发展的理论体系,为社会性别发展教育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