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类护肤用化妆品

乳化类护肤用化妆品

ID:11313572

大小:4.66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7-11

乳化类护肤用化妆品_第1页
乳化类护肤用化妆品_第2页
乳化类护肤用化妆品_第3页
乳化类护肤用化妆品_第4页
乳化类护肤用化妆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乳化类护肤用化妆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皮肤与化妆品第二节乳化理论第三节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第四节乳化类化妆品配方和制备方法第五节乳化类化妆品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实训五乳化类化妆品的制备思考题第六章乳化类护肤用化妆品一、皮肤的结构皮肤的分层皮肤的最外层叫表皮;中间一层叫真皮;最里面的一层叫皮下组织。第一节皮肤与化妆品二、皮肤的生理作用1、皮肤的作用保护作用、感觉作用、体温调节作用、吸收作用、呼吸作用、汗液和皮脂的分泌排泄作用等。2、皮脂的定义由皮脂腺分泌出来的,主要含有脂肪酸、甘油三脂肪酸酯、蜡、甾醇、角鲨烯和烷烃等物质。3、皮肤吸收的主

2、要途径渗透通过角质层细胞膜,进入角质层细胞,然后通过表皮其他各层而进入真皮少量脂溶性及水溶性物质或不易渗透的大分子物质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导管而被吸收。三、皮脂膜和天然调湿因子1、皮脂膜皮脂膜的定义:皮肤分泌的汗液和皮脂混合,在皮肤表面形成乳状的脂膜。皮脂膜的作用具有阻止皮肤水分过快蒸发、软化角质层、防止皮肤干裂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细菌在皮肤表面生长、繁殖的作用。2、天然调湿因子天然调湿因子的组成主要有氨基酸、吡咯烷酮羧酸、乳酸盐、尿素、尿酸、无机盐、柠檬酸等。四、皮肤老化与保健1、皮肤的老化如

3、“消耗学说”、“细胞变异学说”、“自身免疫学说”、“交联结合学说”、“自由基学说”等。2、皮肤的保健清洁卫生;湿润适度,柔软而富有弹性;具有适度的光泽和张紧状态;肤色纯正,有生机勃勃之感。第二节乳化理论一、乳化机理乳化体的定义:由两种完全不相溶的液体所组成的两相体系,一种液体以非常小的离子形式分散在另一相中,组成为“均匀”体系。(一)界面张力和亲水亲油值(HLB值)界面张力的定义:突破两个不相溶混的液体界面的力,当油水二相的界面张力降低时,乳化体迅速的形成。(二)乳化体的稳定性1、乳化体的类型通常的乳化

4、体有:O/W、W/O型,另外还有W/O/W、O/W/O型多重乳化体系。2、乳化体的稳定性影响乳化体稳定性的因素:降低界面张力、界面上保护膜的形成、界面电荷、分散相的浓度和粘度、液滴粒子的大小和均匀度。(三)乳化体的不稳定性1、分层分层与什么因数有关?2、变型变型的起因:相体积的变化、温度的影响、乳化剂的影响、电解质的影响。3、破乳破乳的过程是怎样的?二、乳化体的制备第三节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一、油脂和蜡1、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又称为十八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简称单甘酯)是一辅助乳化剂,也具有润肤作用

5、2、棕榈酸、肉豆蔻酸及其异丙酯棕榈酸又称为十六酸肉豆蔻酸又称为十四酸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棕榈酸异丙酯(IPP)是人工合成的轻质易流动的油状物质,对皮肤的渗透性较其他滋润物为好。3、十六醇和十八醇市场上有十六醇、十八醇和十六十八混合醇三种产品,都可用作助乳化剂,也具有润肤作用和增稠作用,能形成吸附膜,促进皮肤水合作用,赋予皮肤柔软和平滑的感觉,可避免膏霜在长时间放置和贮存过程中出现变稀、变粗的现象。4、矿油和凡士林物理性质:非极性、沸点在300C以上的高碳烃,以直链饱和烃为主要成分,对氧和热的稳定性

6、高,不易腐败和酸败。5、硅油物理性质:非极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高的抗紫外线辐射性能,良好的抗静电性和透气性,能改善皮肤的光滑性和弹性,改进膏霜和乳液的分散性和铺展性。6、羊毛脂及其衍生物羊毛脂的组成;96%为蜡酯,即甾醇、三萜醇、脂肪醇、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酯的混合物及少量烷烃羊毛脂的缺点:有气味;二是粘腻;三是对个别人有过敏。7、卵磷脂卵磷脂是一种具有亲水和亲油特性的化学品,在乳化体系中能降低表面能力,它的滋润性能由于30%~45%油的存在而加强,油和它的表面活性相结合,增强了渗透和润肤的效果。8

7、、蜂蜡和鲸蜡两者都属于动物蜡,具有润肤和赋形作用,对皮肤具有强封闭作用。润滑和阻水效能和用量相关。鲸蜡的用量应少,以避免留下蜡的感觉,减少乳液类乳化体的触变性。蜂蜡能促进乳液的胶凝作用,但在膏霜中甚易乳化,使膏霜中的油性物质塑化从而减少使用时的阻曳。9、石蜡、微晶蜡和地蜡石蜡的物理性质:C24~C32的正构烷烃,还含有异构烷烃,无色或白色,无味、无臭的半透明蜡状固体。微晶蜡的物理性质:C41~C50带长链的环烷烃和异构烷烃,黄色或棕黄色,无味、无臭、无定形固体蜡。地蜡的组成:相对分子量高的固态饱和和不饱

8、和的碳氢化合物。10、角鲨烷角鲨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惰性的油状液体,在空气中稳定。11、动植物动植物的缺点;碘值很高,易酸败,需加入抗氧剂。二、保湿成分多元醇(如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山梨醇和聚乙二醇等)、吡咯烷酮羧酸钠、神经酰胺、乳酸和乳酸钠、胶原蛋白、氨基酸、透明质酸、多糖类保湿剂等膏霜和乳液常用的保湿剂。保湿剂用量过多,使用后有粘湿的感觉,在高浓度时和皮肤相接触可使皮肤脱水。因此也有人认为过量的保湿剂会从皮肤角质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