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临床特征研究

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临床特征研究

ID:11295616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1

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临床特征研究_第1页
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临床特征研究_第2页
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临床特征研究_第3页
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临床特征研究_第4页
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临床特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临床特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临床特征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根据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发病年龄不同,将223例该患者分为儿童4~14岁、成人14~60岁、老年>60岁3个组别,回顾性分析了3组患者发病原因、伴随症状、听力损害程度与治疗转归间可能的有关因素。结果不同年龄段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在共同存在听力下降这一症状情况下,各有其不同的侧重面表现。结论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综合治疗的同时儿童患者必须考虑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成年人及中老年患者应针对病因,侧重于全面休息,提高血氧浓度,降低血液黏稠度。只有这样做到有的放失,才

2、能更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听力损矢;治愈率突发性耳聋(suddendeafess,SD),是指突然发生的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经性聋,多在37d内听力急剧下降[1]。前庭受损患者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等不适[1]。突发性耳聋属于耳科急症,因其具体病因、发病机理仍不明了,且近几年来各个年龄段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均有增多的现象,故在临床上准确的诊断、及时正确的用药在本病的治疗中尤显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性对22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发病年龄、听力损失程度、治疗效果的分析,探究其可能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以指导临床诊断、用药。1资料与方法1.1

3、临床资料1986年3月至2006年6月间,我科共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223例(243耳)。其中男118例(127耳)、女105例(116耳)。年龄4~74岁。单侧耳聋203例,双侧耳聋20例,伴有耳鸣123例,伴有眩晕69例。发病到首诊时间1~180d。起病前有明显上呼吸道感染史43例,有明显劳累过度、情绪过激主诉者87例。全部病例均经耳鼻喉科常规检查及纯音测听、ABR和声导抗检查,部分病例行颞前及内听道CT扫描检查排除颅内及内听道占位病变。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2]。1.2分组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儿童组4~14岁、成人组

4、14~60岁、老年组>60岁3组。其中小儿组:27例(39耳),男14耳、女25耳。成人组:156例(164耳),男97耳、女67耳。老年组:40例(43耳),男23耳、女17耳。各组临床特征见表1、2。1.3听力损失分级标准参照WHO(1980年)听力损失分级及标准,按接诊时0.25、1.0、2.0、4.0KHz平均听力损失计算,分为轻度聋26~40dB;中度聋41~55dB;中重度聋56~70dB;重度聋70~90dB;极重度聋>90dB。71.4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②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

5、力提高30dB以上;③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④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2]。1.5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积极寻找病因、综合治疗2~3个疗程。一般治疗包括,注意休息,适当镇静,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神经营养类药物、能量合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部分患者除接受常规治疗外,还接受高压氧舱治疗(hyperbaricoxygen,HBO)。HBO方法:患者进入高压氧舱后空气加压25min至2个大气压,经面罩间断吸入纯氧1h(吸20min休息5min),缓慢降压至1个大

6、气压,出舱,1次/d。全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3~5d进行1次纯音测听检测,根据纯音测听结果调整用药,直至连续2次纯音测听结果均稳定在同一个水平不再有提高的趋势,作为最终听力。停止静脉给药改用口服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巩固2~3个月。2结果3讨论7随着社会综合水准的进步,一些与社会进步相悖的问题也相继出现。人口老龄化增加了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公共噪声(环境噪声)无处不在;青少年佩戴随身听耳机的比例在增加、时间在延长;滥用耳毒性药物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听力损失、听力障碍威胁着几乎每一个人,每年的新生儿中有约0.1368%患有致残性听力损失[3]

7、。各个年龄段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入院率在增加。突发性耳聋(suddendeafess,SD),是实为聋的一种特殊形式,致病原因不清,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窗膜破裂、变态反应、血管纹功能不良及代谢障碍等有关。其中内耳血流障碍和病毒感染学说已为大家普遍接受[4]。内耳缺血、缺氧可能是导致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5]。内耳供血障碍学说可分为两个论点系,一是突发性耳聋系因血栓或栓塞形成,另一个是说突发性耳聋因血管痉挛引起,两者与血液流变学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耳蜗血流减少可导致7耳蜗缺氧,最终导致听毛细胞水肿、脱落[6];各种引起血液黏滞度升高的因素也降低了

8、红细胞膜弹性、促进血小板黏附,加上内耳的血供特点,这些变化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血流阻力增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