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陆道培)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陆道培)

ID:11294947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陆道培)_第1页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陆道培)_第2页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陆道培)_第3页
资源描述: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陆道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陆道培)  毛细血管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hemorrhagictelangiectasis)是遗传性血管壁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患者部分毛细血管、小血管壁变薄,仅由一层内皮细胞组成,周围缺乏结缔组织支持,以致局部血管扩张,扭曲。常见于口腔、鼻粘膜、手掌、指甲床和耳部及消化道。病变呈针尖样、斑点状或斑片状、小结节状,也可呈血管瘤样或蜘蛛痣样,可高出皮肤表面,加压后消失,用玻片轻压有时可见小动脉搏动。  疾病简介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hemorrhagictelangiectass)是遗传性血管壁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

2、,患者部分毛细血管、小血管壁变薄,仅由一层内皮细胞组成,周围缺乏结缔组织支持,以致局部血管扩张,扭曲。常见于口腔、鼻粘膜、手掌、指甲床和耳部及消化道。病变呈针尖样、斑点状或斑片状、小结节状,也可呈血管瘤样或蜘蛛痣样,可高出皮肤表面,加压后消失,用玻片轻压有时可见小动脉搏动。  临床上以病变部位自发性或轻伤时反复出血为特征,多表现为鼻衄、牙龈出血。内脏出血以呕血、黑便为多见,也可有咯血、血尿、月经过多、眼底或颅内出血等。出血症状可在幼年出现。实验室检查大多正常,出血严重者可有贫血。甲床毛细血管镜检可有血管襻异常扩张。诊断与蜘蛛痣和红痣相鉴别。  发病机制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3、(HHT)和家族性肺动脉高压均为编码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受体的蛋白[包括活化素受体激酶1(ALK1)、内皮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R2)]基因突变引起的血管系统病变。内皮细胞表面TGFⅡ型受体(如BMPR2)在Ⅲ型受体(如内皮因子)辅助作用下,与Ⅰ型受体(如ALK1)结合形成跨膜复合物,激活Ⅰ型受体激酶域,促进其胞内蛋白磷酸化,激活下游Smad信号,进入胞核促进基因转录,调节血管的分化和增殖。该通路中的任何组分,包括ALK1、BMPR2和内皮因子突变,均可能与肺动脉高压有关。  根据分子遗传学机制的不同,HHT分为3型。HHT1型通常为内皮因子基因突变所致,HHT2

4、型和HHT3型分别为ALK1和Smad4基因突变所致。既往研究显示,HHT相关肺动脉高压主要发生于1型HHT,表现为肺动脉阻力增高,肺动脉压力增加,心输出量下降。  临床表现  多在20~30岁之间发病,部分在儿童期即可发病。最突出的症状是受累血管破裂出血,常在同一部位反复出血。儿童期多见鼻衄,到青少年期鼻衄渐趋好转,而内脏出毛细血管扩张血机会增加,以胃肠道出血最多见,其他可有咯血、血尿、眼底出血、月经过多、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肝脏受累,因流经肝动静脉瘘的血流量增多而出现肝肿大,可有肝区疼痛及一定程度的压痛,局部有时可触及一搏动性肿块,触之有震颤,能闻及连续性血管杂音。动-静

5、脉瘘的分流可产生高动力循环状态,并可产生高排量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因肺的动静脉瘘而引起低氧血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失血或频繁而大量出血可致缺铁性贫血。  毛细血管先天性畸形即先天性毛细血管壁薄弱,以致不能收缩。本病多自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于面部、颈部和枕后、头皮部。可单侧,散发,亦可双侧,多发。最初皮肤或粘膜上有一个大小不一,淡红色或暗红,或紫红色皮损,自针尖大小至一个肢体或半侧躯干,哭闹后颜色加深,界限清楚,形状各异,不高出皮肤,局部则较高,压迫后,部分或全部退色,表面光滑。随年龄增长,如儿童或青壮年有可能在其上有症状或结节状损害,多数发生在小腿和足部,可表现为疼痛性紫

6、蓝色结节和斑块,尚可破溃。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男女均可患病,父母均可遗传,常有家族史。无特殊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浅表出血可用局部压迫止血,内脏出血处理较困难,必要时可手术缝合或切除病变或局部使用止血剂。慢性失血性贫血可常规补充铁剂,出血多者需输血。  临床检查  毛细血管镜检查在病变部位可见小血管扩张扭曲,有时可见许多管壁菲薄的扩张血管聚集成较大的血管团。内脏出血者在脏器局部可见相应的病变,如:胃肠道毛细血管扩张者内窥镜下可见胃肠道黏膜的点状血管扩张;肺内血管病变者胸片可见血管束与肺门相连的硬币样致密影。  组织病理学检查  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可见于全身各

7、个部位,尤其是面部毛细血管、黏膜和内脏的毛细血管、小动脉及小静脉管壁结构异常,血管壁变得异常菲薄,有的部位仅有一层内皮细胞,外围包裹一层疏松结缔组织,缺乏正常血管壁的弹力纤维及平滑肌成分。同时血管壁失去对交感神经和血管壁活性物质调节的反应能力,缺乏正常的舒缩功能,以至在血流的冲击下,病变部位的血管可发生结节状和瘤状扩张,严重时可形成动静脉瘘和动静脉瘤,可引起出血。  诊断原理  阳性家族史、毛细血管扩张及同部位的反复出血有助于诊断。另外,由于患者血管壁脆弱,临床上束臂试验常阳性,并有出血时间延长。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