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90856
大小:4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人教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七日积月累词语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同仇敌忾·【解释】: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出自】:《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示例】:因为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者~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临危不惧·【解释】: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出自】:《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勇
2、往直前·【解释】:勇敢地一直向前进。·【出自】: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示例】:人人俱摩拳擦掌,个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前仆后继·【解释】: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出自】: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示例】:~人应在,如君不愧轩辕孙!◎清·秋瑾《吊吴烈士樾》·【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力挽狂澜·【解释】:
3、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出自】: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示例】:乾坤苍莽正风尘,~仗要人。◎清·丘逢甲《岭云每日楼诗钞·村居书感次崧甫韵二首》·【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中流砥柱·【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语法】:偏正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大义凛然·【解释】: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
4、严,令人敬畏。·【出自】: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示例】:因想起文丞相和谢先生,一般的~,使宋室虽亡,犹有余荣。◎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语法】: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形容勇士与英雄豪情壮志·【解释】: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出自】: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现见坚强。”·【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不屈不挠·【解释】: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出自】:《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示例】:教皇捉了他回
5、,他在堂上~,定归开出信教自由的理数。◎清·颐琐《黄绣球》第二十九回·【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人顽强披荆斩棘·【解释】: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出自】:《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示例】:这却正见出他是在开辟着一条新的道路;而那~,也正是一个斗士的工作。◎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创业的艰苦奋发图强·【解释】: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出自】: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
6、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语法】: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褒义励精图治·【解释】: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出自】:《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宋史·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示例】:~在勤民,宿弊都将一洗新。◎元·马致远《青衫泪》楔子·【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众志成城·【解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出自】:《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示例】:
7、段祺瑞既得国务员同情,便以为~,正可一战。◎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八回·【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舍生取义·【解释】: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示例】:~兮捐微躯,谁云女妇兮夫弗如?◎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语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任重道远·【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出自】:《论语·
8、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示例】: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语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