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88584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伶官传序》教学案例宁乡十三中赖先慧教学设想:《伶官传序》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散文。本单元鉴赏的重点是“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和特征。作者的思想情感、精神气质,通过字句音节体现出来。诵读时,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文气贯注,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教学时,结合本单元的鉴赏重点,就应该落实好两点:1、把握本文虽然材料繁复却散而不乱的结构特点;2、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贯穿于文章始终的气脉。文章短小,在要求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现在很多人追捧
2、的一些歌星、影星等人,在古代的称呼是什么呢?(板书:伶)同学们可知道,皇帝也追星呢,对他喜欢宠幸的伶人,皇帝就会给他封官,伶人当了官,就叫----伶官(板书:官);伶人一旦受到皇帝的宠幸,当了官,往往就会左右朝政,甚至对国家的盛衰产生重大的影响,欧阳修呢(板书:欧阳修),就特地为伶官写了传,(板书:传),写了这传之后呢,欧阳修又捧读再三,感慨良多,于是又大笔一挥一气呵成,在传记的前面写了序,(板书:序)那么,在这篇序文当中,欧阳修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什么观点呢?二、整体感知,理解作者观点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勾画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并加以翻译。(出示灯片一
3、)请一个同学来说说,你读到了哪些观点性的句子。明确: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请学生翻译这三个句子。齐读这三个句子。(出示灯片二)请同学们说说,这三个句子中,哪一个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哪两个是由此得出的结论呢?明确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是一个转折反问感叹句,换成陈述句该怎么说?体会这个句子的感情。明确:反问句强调了盛衰之事,虽然说是天命,但更在于人事。感叹句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感情,发出了一种深沉的慨叹。三、探究欣赏,朗读体会我们知道,欧阳修是散文大家,他
4、留下了许多散文名篇,但据说欧阳修自认为《伶官传序》一文是其“生平最得意之笔”(板书:最得意之笔),那么,这篇文章究竟有何得意之处呢?下面,我们再次进入课文,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读一遍,其他同学仔细品味,待会儿我们再一起交流。学生读课文。下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感受到的文章的得意之处。学生谈论。(鼓励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同学们刚才就这篇文章的得意之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说的好的,也有不够深入的,但不管怎么样,都是自己的独特感受,很好。老师也有几个问题想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交流。文章强调了盛衰之事,在于人事,围绕这点,作者选择了什么材料进行论证呢?明确:庄宗得天下而又失
5、天下的事情。那么,文章在写庄宗得失天下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哪些人和事呢?(出示灯片三)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请几个同学把涉及到的人和事说出来,他说的不够,其余同学可以补充。学生说完后,师生共同补充。明确:文章涉及到了多个史实,头绪纷繁。如晋王遗命、庄宗受命、庄宗行命、伶人作乱、君臣相顾,身死国灭等等,但这些材料写在一起,是否显得凌乱松散呢?学生谈论,站起来回答。可能有如下答案:1、整个材料由于用“矢”字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大体线索是:赐矢—受矢---藏矢---请矢—负矢---纳矢—还矢,井然有序,一气呵成。2、整个故事是围绕庄宗这个人物来写的。庄宗受命—行命
6、—灭仇—被困—身亡国灭,实际上写的是一人一事。3、故事按时间顺序来写,有序。4、整个材料紧扣论点来记叙,写庄宗由盛而衰,突出其由忧劳到逸豫的过程-----总之,材料虽然纷繁,时间跨度大,但是并不散乱,主要以盛衰贯串,突出庄宗人事的作用,散而不乱(板书:盛衰贯串,突出“人事”),我想这就是欧阳修得意原因之一吧!有没有一种情感贯穿全文?如果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出示灯片四)学生讨论、回答并举例分析,注意结合朗读。整个文章中,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的沉痛的叹惋之情。我们朗读的时候,似乎会感觉到一种激荡的文气,(板书:感叹惋惜,气贯全篇)这就是欧阳修的得意之二吧!引导学生
7、就文章中的词句进行体会。1、开头: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呜呼”,突兀而来,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定下了全文的叹惋基调。2、对庄宗得失天下的事情进行议论时,更是饱含作者强烈的情感!学生体会朗读第三段。“可谓壮哉!”“何其衰也!”前一句写盛,庄宗意气风发,气势旺盛,盛则气扬;后一句写庄宗被困,可怜巴巴,气势衰颓,衰则气弱。学生再次朗读体会。强调:不管是盛还是衰,总之,叹惋之情饱含其中!3、体会“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两句。在深沉的慨叹中,作者再次强化了他的观点!并且得出了两个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