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子宫肌瘤 (uterine myom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子宫肌瘤咨询网http://www.zgjl028.com/子宫肌瘤(uterinemyoma) 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好发年龄:30~50岁妇女好发年龄:30~50岁妇女 发病相关因素 性甾体激素在子宫肌瘤病因学中的作用:性甾体激素在子宫肌瘤病因学中的作用:雌激素是肌瘤生长的主要促进因素子宫肌瘤遗传学:子宫肌瘤遗传学:染色体换位,重排,缺失子宫肌瘤的组织发生:子宫肌瘤的组织发生:有人推测人类子宫肌瘤的发生可能是来自子宫内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增生分化为平滑肌细胞而形成子宫肌瘤的 分类 部位:
2、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注意和宫颈息肉鉴别) 阔韧带肌瘤:肌瘤位于宫体侧壁向宫旁生长突出于阔韧带两叶之间 肌壁间肌瘤 浆膜下肌瘤 粘膜下肌瘤 病理 巨检:实性肿瘤,可单个或多个生长在子宫任何部位,多为圆球形,多个肌瘤互相融合时成为不规则形状,肌瘤组织质地较子宫为硬.肌瘤并无包膜,肌瘤压迫周围的肌壁纤维而形成假包膜,肌瘤与子宫肌壁间有一层疏松的网状间隙,切开肌壁肌瘤多会从肌壁间跃出,肌瘤血液供应多来自假包膜,肌瘤呈灰白色,可见旋涡状或编织状结构,排列致密. 肌壁间肌瘤 镜下:子宫肌瘤主
3、要由梭形平滑肌细胞和不等量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平滑肌细胞大小均匀,排列呈栅栏状或旋涡状结构,纵切面细胞呈梭形大小较一致,杆状核;胞呈梭形大小较一致,杆状核;横切面细胞呈圆形,多边形,圆形核,位于中央,胞浆丰富.肌瘤中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含量多少与子宫肌瘤的硬度有关. 子宫肌瘤 肌瘤变性 定义:肌瘤失去原有的典型结构.分类:玻璃样变:又称透明变性,是最常见的肌瘤变性.肌瘤组织水肿变软,肌纤维退变,旋涡状或编织状结构消失,融合成玻璃样透明体.由于玻璃样变多发生于肌瘤的结缔组织,因此这种变性在纤维结缔组织成分较多的肌瘤更明显.镜下可见肌瘤内
4、有宽带状透明结缔组织,并可出现区域性囊性变;域性囊性变;也可见到组织的坏死,无结构. 透明变性 肌瘤变性 囊性变:子宫肌瘤玻璃样变继续发展肌细胞液化即可发生囊性变,此时子宫肌瘤变软,很难与妊娠子宫或卵巢囊肿区别,肌瘤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囊腔,数个囊腔也可融合为一大腔,子宫肌瘤治疗地址:成都市人民中路三段20号成都机关医院微创中心Tel:028-68950950免费子宫肌瘤在线专家咨询网:http://www.zgjl028.com/子宫肌瘤咨询网http://www.zgjl028.com/内有胶冻样和黏液样物质积聚,囊壁内层无上皮覆盖,切
5、面变性区呈棉絮状大小不等囊腔,囊内液分为无色或血性.镜下可见囊性变区染色呈淡蓝色云雾状,也可见到有小簇肌细胞残留在变性肌细胞周围,周围,也可有肌细胞增生. 肌瘤囊性变 肌瘤变性 红色变性:多见于妊娠期或产后期,发生机制不清,可能是肌瘤内小血管发生退行性变,引起血栓或溶血,血红蛋白渗入肌瘤内,切面为暗红色,如半熟的牛肉,有腥臭味,质软,旋涡状结构消失. 肌瘤变性 恶性变:主要为肉瘤样变,发生率为0.4%~恶性变:主要为肉瘤样变,发生率为0.4%~0.8%.肉瘤样变多见于肌壁间肌瘤,40~0.8%.肉瘤样变多见于肌壁间肌瘤,40~50岁
6、妇女较多,30岁以下较少见.肌瘤在短期岁妇女较多,30岁以下较少见.肌瘤在短期内迅速长大或伴有不规则出血者,应首先考虑恶变,肌瘤恶变后组织变软而且脆,考虑恶变,肌瘤恶变后组织变软而且脆,切面呈灰黄色,细腻似生鱼肉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镜下可见平滑肌细胞增生,排列紊乱,旋涡状结构消失,细胞有异型性. 肉瘤样变 肌瘤变性 钙化:多见于蒂部细小,血供不足的浆膜下肌瘤,以及绝经后妇女的肌瘤.多见于脂肪变性后,进一步皂化分解成甘油三酯,再与钙盐结合,故肌瘤钙化是以磷酸及磷酸盐的形式在肌瘤内沉积,坚硬如石.X线摄片可清楚看到钙化阴影.镜下可见钙化
7、区,为层状沉积,呈圆形,有深蓝色微细颗粒. 临床表现 症状:子宫肌瘤有无症状及其轻重,:子宫肌瘤有无症状及其轻重,主要决定于肌瘤的部位,有无变性,与大小,数,与大小,数目关系不大.有的肌瘤小,生长缓慢,无症状可以终生未被发现.近年由于B症状可以终生未被发现.近年由于B型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不少患者是因常规查体,经B超检查发现有子宫肌瘤,而其本人并无症状. 症状 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大的肌壁间肌瘤和粘膜下肌瘤宫腔增大,内膜面积增加影响子宫收缩肿瘤附近的静脉受压,静脉丛扩张.可继发贫血 症状 下腹包块子宫超过妊娠3子宫超过妊娠3个月大
8、小时触及白带增多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粘膜下肌瘤并发感染,大量脓样白带 症状 压迫症状:下腹坠胀,腰背痛.不孕流产.急性腹痛. 体征 腹部检查:小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