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87482
大小:676.4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1
《上海外围大型社区居民通勤出行特征研究以嘉定区江桥金鹤新城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海外围大型社区居民通勤出行特征研究——以嘉定区江桥金鹤新城为例关金平张萍【摘要】伴随上海城市发展,以及市政动迁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上海在中心城外围陆续规划建设了一批大型居住社区。这些社区规模大、距市中心远,居民的日常出行需要和特征有别于中心城居民。研究选取嘉定区江桥金鹤新城作为这一类型居住区的代表,分析得出其人口属性特征及与相关的人口特征,进而从讫点、交通方式选择、出发时间与出行时间三方面分析了金鹤新城居民的通勤特征,针对跨区域的通勤出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教育背景是导致居民是否跨区域通勤的最主要因素
2、。该区域居民的人口特征、通勤出行特征的提取为此类地区的交通规划,尤其是公共交通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关键词】上海外围大型社区人口属性特征通勤出行特征跨区域通勤1.引言伴随上海城市发展,以及市政动迁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上海在中心城外围陆续规划建设了一批大型居住社区。大型社区以居住为主,规模较大(几个平方公里到十平方公里),同时距中心城较远,社区居民的日常出行需要和特征有别于中心城居民。本研究希望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大型社区居住人口的特征,以及居民的交通需求特征,为交通供给提供决策支持。2.研究内容与调查2.1研究内容上海市外围大型社区居民交通需求特征的研究,首先分析社区居民的人口属性特
3、征,进而选取占比例最高的人群(工作者)进行从出行讫点、交通方式、出发时间与出行时间三方面分析居民的通勤行为特征。在通勤行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大量跨区域通勤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结论。2.2研究案例地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金鹤新城位于上海外围(外环外),该大型社区含八个动迁安置房小区和两个商品房小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人口3‐5万;因规划建设较早,小区居民入住率高(有70%‐80%的入住率),故本研究选取江桥金鹤新城大型社区为研究案例。574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论文集中虹华苑双佳翠庭城杰苑金霞苑水岸金桥苑中房公寓缘圆宝邸澜茵水岸秀苑华庭
4、泰宸复兴苑图1金鹤新城社区平面图通过实地探勘、居委会与居民访谈、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金鹤新城的主要居住人群为动迁户(来自普陀区、静安区、徐汇区等)、租住户、商品房购买户。2.3调查设计与实施调查主要包括实地踏勘、居委会居民访谈、问卷调查三部分,由于本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规模较大,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邮寄调查。邮寄调查优点在于成本较低,允许被调查者挑选空闲时间完成调查。缺点在于比其他方式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在一些受教育程度低的地区,样本回收率较低。本次问卷调查的实施分为试调查和正式调查两个阶段,面向16岁以上具有独立完成问卷能力的人群。发放邀请函14008份,样本筛选剔除无效问卷
5、后,共回收有效样本324份。当样本数大于269时,概率误差在±0.05以内的概率为90%,因此调查获得269份以上的有效样本量即能满足大部分数据分析的需求。本次调查回收有效样本324份,满足样本数量与质量要求。3.居民人口特征分析3.1社区居民的人口属性特征根据实际居委会访谈、居民访谈初步判断,该区域的主要居住人群可分为动迁户(来自普陀、静安、徐汇区等,有大量离退休人员)、租住户、商品房购买户(该区域有2个商品房小区)。社区居民主要是近5年入住该区域的住户,这与该区域住房的建设入住周期相关。问卷调查中,在提及迁居入该小区原因时,54.9%的居民是因为市区原住房拆迁,认为房价合适或
6、工作地就近的占41.0%。575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论文集问卷调查中,综合考虑试调查与正式调查的所有问卷样本,其中44.5%为女性,其余为男性。表1问卷调查样本的社会经济属性分布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问卷调查中该区域人口结构主要表现为21‐30岁年轻人口、51岁以上中老年人口较多,在年龄统计中51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42.8%。在职业角度,问卷中反映出该区域居民中没有农民,而公司员工占到总量的25.3%、离退休人员占到总量的34.4%,与年龄情况相符。在教育背景角度,该区域中的人口主要教育水平为专科或技校毕业、高中毕业及以下,也存在一些本科毕业的
7、人口。在是否户籍人口、是否拥有房产这一经576社会经济属性选择人数比例(%)女性14344.5%年龄3042.0%<20岁621-30岁8929.3%31-40岁4414.5%41-50岁3511.5%51-60岁8227.0%61-70岁3712.2%71-80岁113.6%职业3203.1%A.行政办公人员(公务员、事业单位等)10B.公司员工8125.3%C.生产及运输工人123.8%D.服务人员216.6%E.教师30.9%F.个体经营者206.3%G.自由职业者20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