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新政下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

医改新政下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

ID:11281597

大小:2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1

医改新政下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_第1页
医改新政下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_第2页
医改新政下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_第3页
医改新政下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_第4页
医改新政下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改新政下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医改新政下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  神经精神疾病和自杀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已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专家预测2020年这一负担比例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尤其是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不仅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还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精神卫生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做好精神疾病的防治、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繁荣和谐稳定,意义十分重大。  一、精神卫生问题令人堪忧,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

2、,难以满足需求  1.精神疾病患病及接受治疗情况。2008年9月8日,卫生部疾控局组织的专家专题调研报告提示:目前我国人群精神疾病总患病率已达15%左右,大约有1600万名重性精神疾病病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方面困扰的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3000万人,全国抑郁症患者约3000万人,各类老年期痴呆患者近600万人,预计10至15年后将达到1000万人。  按照这样的一个比例推算,一个100余万人口的城市,其精神疾病总患病人数可达15万人左右。其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有12307人,抑郁症患者约有23076人,各类老年期痴呆约461

3、5人。  精神疾病患者得到正规(规范)治疗者不足20%,而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治疗一般在25%-60%以内。仍有半数以上得不到住院治疗。由于相当部分患者缺乏正确合理的治疗,给精神疾病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损害,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损失、危害和灾难。  2.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情况。据2006年年底统计数字显示: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1124家,其中专科医院645家,设有精神病科的综合医院479家。全国精神病人床位数145550张,其中专科精神病医院床位占84.94%。每万人达1.12张。床位密度最高的是上海,达到6.22/万人,其次为北京4

4、.12/万人,较高的还有天津、重庆、辽宁、吉林、浙江。广大中西部地区(西藏为空白)密度均在0.5张/万人以下。不少边远地区,当地精神病人仍处于既无医疗机构又无人管理状态。在江西,省、地(市)精神病医疗机构基本普及,实际开放床位数达3550张,平均每万人达0.81张。近几年来除了边远地区的县以外,不少县也举办了精神病医疗机构。但多数为民营体制,且规模小,起点低,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3.从事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情况。全国精神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精神科共有医师19130名,占全国各类医师总数1.2%。

5、精神科有执业医师16464人,助理执业医师2666人。精神科医疗和护理专业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相对偏低,人员分布极不均衡。高级专业人员多集中在省级和条件较好的地(市)级医院,基层精神病院防治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学历层次偏低尤为突出。  江西省尽管近几年来加大了对精神医学专业及专业方向、本专科医师的教育培养力度,但仍然每年招生不多,愿意报考的人也不多,难以满足临床上的需要。由于世俗偏见,部分人员专业思想不巩固,毕业后不愿意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一旦有机会便改行了。护理本、专科生在就业选择上首先瞄准的是大型综合性医

6、院,再就是地(市)以上综合性医院。真正乐意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工作的人员不多,即使来了,一旦有机会,也要跳槽。  4.补偿机制情况。财政投入精神卫生服务水平低、经费少。目前我国精神卫生服务的方式是政府财政拨款提供精神卫生服务。但目前拨款水平低,针对性差,在基层精神病专科医院,包括民营非营利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从政府得到的服务性补贴就更少。  自我补偿能力十分有限。精神病患者半数以上是来自农村,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这迫使着精神病医院尤其是基层精神病医院,每床位住院日费用必须控制在100元以下,江西省相当部分基层精神病医院控制在70-8

7、0元左右。这仅为综合性医院每床位平均日费用的1/6-1/10。精神病医院收费低廉,但责任性、工作量又非常大,医务人员付出的辛苦及精神压力也大,而医院的整个经济收入只能是同地区、同级别、综合性医院和其他专科医院的1/15—1/20左右。经费的短缺,使得专业技术人员待遇偏低,事业发展受到制约,而这两者又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给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  1.观念上的伟大转变。新医改方案的公布与实施,国家把精神卫生作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摆上了议事日程。精神卫生防治机构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

8、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和覆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第三条第四款: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等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方案(2009年—2011年):(十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