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ID:11277296

大小:365.0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8-07-11

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_第1页
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_第2页
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_第3页
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_第4页
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第二节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第三节复合生态系统第四节空间结构理论第五节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生态学第一节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一、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二、环境承载力与环境规划一、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一)环境系统环境系统: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多层次、远离平衡态的开放动态系统。大气、水、土、各种生物以及人类生存所处的近地空间以及各种人工建筑物。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城市环境。环境系统的功能指环境系统与外部介质相互作用的能力,它由环境系统的固有结构决定。(一)环境系统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提供资源排放废物反馈反馈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

2、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二)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关系环境规划既要研究环境系统本身规律,又要研究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以便有效地减少环境破坏、治理污染。所有上述工作都是建立在环境系统和人类系统的研究之上,同时要研究二者的相互关系。(二)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关系环境人类社会环境规划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二、环境承载力与环境规划(一)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1.概念与定义环境容量:某一环境系统在维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所能承纳污染物以及能提供资源的最大量。总量控制:通过控制一定时间、区域内污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优化分配到各污染源,以实现预定环境目标的环境规划管理措施。(一)环境容

3、量与总量控制2.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启动了环境容量与水体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应用于环境管理中,成为一种环境管理制度。我国污染控制经历了浓度控制、目标总量控制,目前正在向基于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方向转变。(一)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3.总量控制分类容量总量控制:把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受纳水体给定功能所确定的水质标准范围内。目标总量控制:把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管理目标所规定的污染负荷削减率范围内。行业总量控制:是从行业生产工艺着手,通过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的投入以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使排放的污染物总量限制在管理目标所规定的限额之内。

4、(二)环境承载力1.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2.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模型EBC=f(T,S,B)T:时间;S:空间;B:人类经济行为(二)环境承载力3.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资源供给指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社会影响指标:经济实力、污染治理投资、公用设施水平和人口密度等;污染容纳指标:污染物的排放量、绿化状况和污染物净化能力等。(二)环境承载力4.环境承载力与环境规划的关系环境规划不仅要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做出安排,而且要以环境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提出最优方案。环境规划

5、的目标是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制定经济发展的最优政策。(二)环境承载力5.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区别:⑴容载对象不同:环境容量是环境系统对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大承载量。⑵服务对象不同:环境容量在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布局方面应用;环境承载力主要用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联系:⑴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环境容量是环境对区域发展提供的阈值,是环境功能作用的“外部性”;环境承载力是环境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支持的最大阈值,是环境功能作用的“内部性”。⑵环境承载力是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第二节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一、可持续发

6、展的基本理论二、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理论三、人地系统持续发展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二)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1.可持续发展1987年,WCED在《ourcommonfuture》中的定义:“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或“在不危及后代人需求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不同国家、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不同,内涵也不同。但以下3个方面是一致的:⑴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发展;⑵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综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协调一致发展;⑶可持续发展

7、的关键是可持续。(一)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2.可持续发展观⑴强调持续性:可更新资源的使用率应小于自我更新率;不可更新资源的耗竭速度应低于寻求可更新资源代用品的速度;废弃物的排放量不超过环境容量。⑵体现公平性:其一是代与代之间的公平;其二是代内之间的公平。⑶追求协同发展: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发展。⑷推崇人与自然和发展与环境协调的价值观。(二)实现可持续发展1.以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2.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3.生态技术4.做到环境资源商品化,促进可持续发展1.以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可再生资源:在资源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