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提纲 中国古代史

历史提纲 中国古代史

ID:11269710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历史提纲 中国古代史_第1页
历史提纲 中国古代史_第2页
历史提纲 中国古代史_第3页
历史提纲 中国古代史_第4页
资源描述:

《历史提纲 中国古代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一.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对象:王族(主体),功臣,先代贵族内容:周王加封诸侯,诸侯服从周王,镇守疆土,向周王进贡,随从作战等特点:以宗法制和井田制为基础意义: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统治,促进了边远地方开发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特点:“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是“家”和“国”的统一意义: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二.商鞅变法1.措施: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经

2、济:废除井田制,承认私田合法性;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改革社会习俗2.评价:积极: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经济繁荣,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局限:加大了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轻罪重罚,使秦沿袭了严苛的法律,为秦朝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三.春秋战国时期经济1.农业生产发展:井田制破坏和土地私有制形成:管仲的“相地而衰征”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生产工具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制农具,牛耕技术开始运用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土地私有制出现,自耕农经济出现2.手工业:

3、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兴起3.商业:私营商业出现: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出现私商重农抑商:商鞅变法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四:文化和科技:1.百家争鸣:经济原因:井田制瓦解,经济迅速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物质条件政治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天下大乱;士大夫阶层的崛起文化原因:私学的兴起2.孔子:思想:核心是“仁”“礼”政治:为政以德哲学:中庸;敬鬼神而远之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历史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渐成为中国主流思想:对亚洲许多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1.科学技术:战国时发明司南;战国时期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出现筹

4、算2.文字,文学:商代甲骨文是最早的成熟汉字;《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战国时期屈原创造楚辞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秦的统一1.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皇权至上中央官制: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地方官制: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统一由皇帝任命。意义: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其他措施: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小篆,后来发展为隶书);统一度量衡;统一车制二.汉武帝集权措施1.中央:设立中朝,削弱相权2.地方:汉朝实行郡国并行,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

5、侯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措施: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北魏基层行政组织)推行租调制(减轻农民负担)迁都洛阳移风易俗2.作用: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政权封建化加速;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四.经济1.农业:汉朝推行耦犁,发明犁壁,兴建水利(漕渠,白渠);魏晋出现翻车2.手工业:汉朝出现青瓷;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烧纸出白瓷3.商业:汉朝开通了陆地与海上丝绸之路五.文化:汉朝初期推行黄老之学,以达到休养生息的目的;汉武帝时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中国2000余年的正统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儒道佛三教并盛

6、的局面(政治原因)六.科学技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九章算术》;西汉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隋唐两宋时期一.隋唐时期政治1.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行政)下设六部;意义:三省互相牵制,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削弱了相权2.科举制:隋朝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唐朝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二.北宋政治1.措施:以门下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设枢密院,参知政事

7、和三司使分割宰相军权,行政权和财权;地方上:收地方军权;文官掌握地方行政权,设置通判进行监察;中央控制赋税1.影响:积极:分割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地方受权,消除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造成了“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2.王安石变法:背景: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政治,财政,边防)经济措施: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军事措施: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教育措施:改革科举制度3.作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实力的壮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