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68565
大小:6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1
《浅谈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论文..论文摘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是工科类高校教育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应通过创新工程教育观念、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建立科学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途径来实现。论文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
2、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目前,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我国已经是工程人才培养大国,但不是人才培养强国,人才质量难以满足需求。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工程师210万人,大学生中有35%学工科——“现役”和“后备”工程师的数量目前都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在瑞士洛桑发布的“世界竞争力
3、报告”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总体质量,在参加排名的55个国家中仅列第48位。据《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适合全球化要求”的工程师有54万;中国只有16万,占全国工程师总数的1/10不到;而印度,符合全球化需求的工程师超过其总数的70%。更关键的是,创造单位GDP,中国需要的科技工程人员数量应该是日本的3.68倍。可见,我国在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与其他许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强国必先强教”,为此,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实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是为主动服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
4、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而制定的。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促进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举措,目前已列入中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大规模工程教育改革的信号。它将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工程师,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同时,促进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
5、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我国的一个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和提高。本文旨在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初步探讨。二、创新能力的内涵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来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
6、。创新能力主要指人们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形成物质产品或非物质产品的能力。具体而言,是指发现或提出新问题、新概念、新见解、新方法,通过创新活动解决新问题,以及建立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包含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两个方面,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和创新素质等要素构成。具体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分析与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持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1.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
7、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创新意识总是代表着一定社会主体奋斗的明确目标和价值指向性,成为一定主体产生稳定、持久创新需要、价值追求和思维定势以及理性自觉的推动力量,成为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力量。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等。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创新意识是引起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2.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标的思维活动。它具有思维的独创性、联动性、多维性和变通性
8、。即能够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