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

ID:11260373

大小:2.43 MB

页数:112页

时间:2018-07-11

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_第1页
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_第2页
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_第3页
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_第4页
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食源性疾病概论FOODBORNEDISEASE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朱惠莲博士/副教授1食源性疾病的概念由传统的食物中毒发展而来范畴比食物中毒更广包括:一切由于摄入了被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致病因子污染的食物和饮水所引起的疾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食物中毒2食源性疾病的概念WHO的定义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即:通过食物传播方式和途径致使病原物质进入人体并引起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要素3食源性疾病的概念食源性疾病的范畴食物中毒食源性肠道传染病食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2、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酒精中毒等4食源性疾病的概念*食物营养不平衡造成的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肥胖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食物中某些污染物所致的慢性中毒性疾病5食源性疾病的概念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生物性:细菌及毒素、病毒、真菌、寄生虫及其卵、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毒素化学性:农药残留、兽药和抗生素、环境污染物和雌激素、重金属等物理性:放射性病原物6食源性疾病的概念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病毒性食源性疾病食源性寄生虫病化学性食物中毒食源性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食源性放射病7食源性疾病的特点1临床上呈轻度自愈性,发生极其频繁,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相当大;英国疯牛病日本

3、O157事件比利时二恶英污染事件美国李斯特菌食物中毒云南、山西假酒事件广东河源瘦肉精事件吊白块、毛发水、农药8食源性疾病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食物污染造成的疾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广泛的卫生问题,而且也是经济生产降低的主要原因9食源性疾病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3月公布的信息表明,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的病例达到数十亿例,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至少有1/3的人患食源性疾病。在食源性疾病上的花费达数十亿美元。10食源性疾病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每年因食源性微生物污染引起的腹泻而死亡的0-15岁儿童约170万。全球各地连续发生一系列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1食源性疾病

4、的特点2全球食源性疾病不断增长12全球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状况据WHO统计,全球每年仅5岁以下儿童的腹泻病例就达15亿例次,造成300万儿童死亡,其中约70%是由于各种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和饮水所致。13全球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状况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人群都会受到食源性疾病的危害。相对而言,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卫生和医疗条件的不足,受到的危害更为突出。14全球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状况目前被认知并得到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仍然只占实际发生的很少一部分。实际发生的食源性疾病数量可能是报告数量的300~500倍。WHO的资料认为,发展中国家实际发生与报告的病例数之比可能为100∶1,发达国家

5、不足10%。“没有人真正知道中国的漏报率。”15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的原因环境破坏,沙漠化,人口增多,都市化,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供给不足.为了保障供给,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多,害虫通过自然选择和耐药性,又加重了农药的使用。16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的原因环境污染使在食品生产、运输、储藏、加工、销售及食用中受到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的机会明显增加。17安全的饮用水供应不足以及大量人口饮用卫生不合格的生活饮用水加剧食源性病原体的传播;集中供水不足,水质恶化,水厂工艺落后、设施简陋陈旧等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的原因自2008年3月31日起,贵阳市发现聚焦性甲肝病人,半个月内全市共报告甲肝

6、病人269例。经调查,因“竹源牌”桶装水在生产过程中消毒不严,成品水质量达不到卫生标准要求,是造成贵阳甲肝疫情的直接原因18全球一些新发现的食源性致病菌、新的化学污染物等,以及已被控制的一些食源性致病菌的重新出现和流行也是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的因素;转基因食品?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的原因WHO发表报告称转基因食品暂告安全,仍主张对发展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过敏的问题?功能基因是否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19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手段的落后及政府投入不足是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其他因素,例如大量人口跨国流动和大量国际食品、饲料贸易等也可引起食源性致病菌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食

7、源性疾病不断上升的原因20饮食模式的改变,例如对生鲜食品和未彻底加热食品的偏爱、从食品的加工至消费间隔时间的延长、不在家中进餐时尚的流行等均是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上升的原因。新的致病微生物和那些以前与食品无关的致病性微生物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的原因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1982年从美国食物中毒患者中新发现的。21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人有食用某种被污染致病因子食物史,但不一定全部发病,其流行波及范围与污染致病因子的食物供应范围一致;不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