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

浅谈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

ID:11243918

大小:3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浅谈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_第1页
浅谈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_第2页
浅谈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_第3页
浅谈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_第4页
浅谈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发表时间:2012-01-06    稿件来源:黄湘宁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如此,我们从各种课外书中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各种名人对话。“新课标”也对小学生的阅读数量、质量以及阅读的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小学生的阅读与欣赏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上还是太局限。例如,我们虽然知道课外阅读很重要,可是推荐学生读哪些

2、书,如何指导学生读,依然存在很大的困扰;也了解新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量的规定,但一般都是当成“软任务”来处理,很少落实。目前学生的阅读量少得可怜,阅读兴趣普遍很低,阅读习惯不容乐观,最终导致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应有的发展。那么,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如何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将课内阅读的方法及时拓展到课外,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呢? 1、拓展阅读于新授前学生学习新内容之前利用拓展阅读作铺垫,会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

3、以便尽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这种阅读内容或是对作者的介绍,或是和课文背景、主要人物、主要事物相关的内容,使学生获得知识基础。更主要的是,这些或生动、或真实的材料能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欲望。所以,这类阅读可放在导入新课时。在学习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所以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为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  附阅读材料:《“海鸥老人”吴庆恒》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鸟是他唯一的寄托。老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

4、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他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老人很苍老了,布满皱纹的脸上,有一双很善良的眼睛,肩上挎一个自制的已经褪色的布袋子,里面装满了喂海鸥的食物,他很细心,总是微笑着看着眼前飞上飞下的海鸥们。据老人讲,这些海鸥很通人性的,当一只海鸥受到伤害的时候,他会用凄厉的叫声呼唤其他的海鸥离开,曾经有一个海鸥,因为游客的抓捕,导致骨折,老人很小心地呵护着这只受伤的海鸥,从1992年起,老人每年都能看到这只受伤的海鸥来昆明,仿佛,海鸥很惦念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飞临昆明,也是一种探望和安慰吧。来

5、公园游玩的人很多,但没有人知道老人的家境,只是听他自己说每一个月只有308元的退休金,而他要用其中的一半给海鸥们买吃的东西。有的时候,由于老人病了,每月自己的开销多了些,给海鸥们买东西的钱就少了,于是,老人就去饭馆里捡拾别人丢掉的东西,用他的话说就是穷人要有穷办法。故事在此结束,孩子们心中涌起万般感受。他们带着这种感动去学习第17课。还没学之前,学生已经从心里敬重这位老人,做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 2、拓展阅读于留白处课文中有许多文章均留有“空白”,需要读者去感悟。如果我们的老师有激活学生课外储存作补充,恰到

6、好处地“补白”,就能促进学生感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25课《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课时,在让学生理解“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这个句子时我将《季羡林文集》中这样一段文字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当时,我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我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引入这个小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没有改变的美丽”指的是德国人的善良和热情,是他

7、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3、拓展阅读于难点处突破阅读教学难点的方法很多,但运用阅读资料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突破阅读难点,使学生阅读中理解文本,感悟语言文字,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如讲六年级上册第6课季羡林的《怀念母亲》一课时,学生年龄小,不能换位深刻体会到作者失去母亲之后的伤心、痛苦和悔恨的深沉情感。这时我将季羡林-《永久的悔》一文中的一段话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

8、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学生读了以后轻易感受到季羡林当时伤心、痛苦、悔恨的情感。这样学生利用课外阅读内容即突破了难点并引发了学生阅读《永久的悔》的兴趣。 4、拓展阅读于教学法教师指导学生运用阅读课上所学到的知识,能力及读书方法举一反三,让学生独立读懂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即把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