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比多的悲情升华

力比多的悲情升华

ID:11240428

大小:3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0

力比多的悲情升华_第1页
力比多的悲情升华_第2页
力比多的悲情升华_第3页
力比多的悲情升华_第4页
力比多的悲情升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力比多的悲情升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力比多的悲情升华【摘要】美国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被誉为美国中产阶级灵魂的画师,他的作品精准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理念。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a&p》故事简单明了,但驱动故事发展的内在动力却是各路评论争论的焦点。本文依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试图从力比多升华的角度对小说进行再解读。【关键词】厄普代克;a&p;力比多一、引言由两项普利策奖及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创作的短篇小说《a&p》于1961年7月22日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短短三千字,却风靡一时,至今仍吸引着众多读者,不可不谓之短小精悍。作为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也最为著名的作

2、家之一,厄普代克的作品主题主要围绕人生、社会、性和宗教,揭示人与社会、人与性、道德与宗教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微妙深奥的关系。被誉为美国中产阶级灵魂画卷的厄氏作品,温和地嘲弄了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理念,令人深思。正如詹姆斯·希夫所赞,“精细详实而又错综复杂,不仅使当代读者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也在书写前所未有的精确的未来历史”(soelaborateandlushlyintricatethathiswritingnotonlygeneratesintensemomentsofculturalrecognitionforthecontemporaryreader,

3、butwillenablefuturehistorywithunprecedentedaccuracy)(schiff,1998:10)。《a&p》的故事发生在一家名为a&p的杂货店。小说的主人公是萨米(sammy),一位19岁的杂货店收银员。一个闷热的夏天,三位与萨米年龄相当的少女,赤着脚,穿着泳衣,走进店内购物。三位少女不拘一格的着装以及行为在店内的顾客中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同时也吸引住了主人公萨米的目光。他注视着三位少女的一举一动,并不断想入非非。不料少女的行为引起了超市经理棱格尔(lengel)的不满,痛批她们着装不检点。萨米不满经理当众令心中的女王

4、难堪,毅然辞职。萨米本以为自己的行为会使少女心存感激,岂料等他走出杂货店,三位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给萨米无限的失望以及未来的艰难。小说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透过主人公萨米的眼睛展开情节,仿佛令读者亲自置身于杂货店内,亲眼目睹整个事件的过程。自小说《a&p》问世以来,各路评论家对之进行了多种阐释。萨米的“英雄救美”与最后的结局构成了强烈的反差,而萨米做出这个决定的内在动力,一直都是各种评论关注的焦点。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在动力,使得萨米做出这种似乎有些得不偿失的决定呢?一些批评家注意到,要解释这种行为,必须先看一看主人公的意图。萨米的意图就是希望得到女孩们的关注。

5、为了得到女孩们的关注,萨米不惜以辞职作为引起她们注意的手段,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英雄主义”。如果这是正确的,这种“英雄主义”的源泉在哪里?也就是说英雄主义是否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质属性?要回答这些问题,则必须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那里寻找答案。二、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升华说1.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年轻时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在大学里,弗洛伊德逐渐发现了自己对神经系统研究的喜爱,并为此耽搁了其他功课,导致他不得不“留级”,多读了三年大学;毕业以后,弗洛伊德做了三年的临床实习医生,而他的兴趣依然没变,依然钟情于他所热爱的精神、神经方面的研

6、究;后来又前往法国巴黎,师从著名神经病理学家让·夏尔科,继续他的研究,并对神经病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维也纳之后的弗洛伊德开办了自己的私人诊所,专门治疗神经疾病,并逐渐开始发表文章,但维也纳医学界却没有对这位年轻学者的理论给予足够的关注;后来的弗洛伊德,兴趣逐渐从对神经的生理研究转到对神经的心理研究,并在1896年创造并开始使用“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一词,标志着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诞生。受新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动力生理学”的影响,弗洛伊德将人视作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而驱动这个能量系统的能量的源泉则是各种本能。按照其理论,

7、人有两种最为基础的本能(instincts)——死和爱。死的本能及回复到生命的原生状态,及生命尚待开始的状态。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说将“死亡”与“生命”视作相互链接的循环链,而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相反,它是生命的开始。另一种基础的本能——爱的本能,其本质是保存物种、延续生命,弗洛伊德将之称为“力比多”(libido),也可译作“性力”、“爱欲”、“(性)欲望”等。力比多所指的爱是一种广义上的爱的概念,但同时弗洛伊德承认,在这种爱的核心中,自然也包括以两性结合为目的的性爱——这给了“范性论”(pan-sexualism)批判存在的理由——人们往往将这里的这种广义的

8、爱狭义化,成为生活中的男女之爱的等价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