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监测监督要点

建筑基坑监测监督要点

ID:11224524

大小:8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建筑基坑监测监督要点_第1页
建筑基坑监测监督要点_第2页
建筑基坑监测监督要点_第3页
建筑基坑监测监督要点_第4页
建筑基坑监测监督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基坑监测监督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基坑监测监督要点一、基本概念1、引用规范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及JGJ120-1999(现改为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2012.10.1执行)。2、适用于建(构)筑物的基坑及周边环境监测。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应综合考虑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精心组织和实施监测。二、监测方案的相关规定1、3.0.1开挖深度超过5m、或开挖深度未超过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均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根据我市规定开挖深度超过4m、或开挖深度未超过4m但现场地

2、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均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2、3.0.2建筑基坑工程设计阶段应由设计方根据工程现场及基坑设计的具体情况,提出基坑工程监测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监测项目、测点位置、监测频率和监测报警值等。3、3.0.3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市政道路、地下管线、人防等有关部门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我站规定:监测单位在编制完成监测方案并经各方认可后须来我站备案)4、3.0.5监测方案应包括工程概况、监测依据、监测目的、监测项目、测点布置、监测方法及精度、监

3、测人员及主要仪器设备、监测频率、监测报警值、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监测数据的记录制度和处理方法、工序管理及信息反馈制度等。三、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1、支护结构2、地下水状况3、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4、周边建(构)筑物5、周边地下管线及设施6、周边重要的道路7、其他应监测的对象四、基坑工程现场检测项目一览1、基坑根据不同安全等级分为一、二、三级按安全等级划分:一级:破坏后果很严重或开挖深度大于等于10米二级:坏后果严重或开挖深度介于7-10米三级:坏后果很严重或开挖深度小于10米按周边环境等级划分:特级:离基坑1倍开挖深度范围内有重要的地下设施、大直径管线,重要建(构)筑物。一级:离基坑

4、1-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有重要的地下设施、大直径管线,重要建(构)筑物。二级:离基坑1倍开挖深度范围内有重要的支线地下管线,大型建(构)筑物。三级:离基坑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没有需要保护的管线或建(构)筑物及设施。按地基复杂程度划分:1、地质复杂2、地质中等复杂3、地质简单一般按上面三种分类方法综合分析,符合两个等级的,按周边环境高一级考虑,毕竟保护周边环境安全最重要。2、建筑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一般监测项目应由设计单位在支护方案中明确)基坑类别监测项目一级二级三级(坡)顶水平位移应测应测应测墙(坡)顶竖向位移应测应测应测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应测应测宜测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应测应测宜测墙(桩)

5、体内力宜测可测可测支撑内力应测宜测可测立柱竖向位移应测宜测可测锚杆、土钉拉力应测宜测可测坑底隆起软土地区宜测可测可测其他地区可测可测可测土压力宜测可测可测孔隙水压力宜测可测可测地下水位应测应测宜测土层分层竖向位移宜测可测可测墙后地表竖向位移应测应测宜测竖向位移应测应测应测周围建(构)筑物变形倾斜应测宜测可测水平位移宜测可测可测裂缝应测应测应测周围地下管线变形应测应测应测注:基坑类别的划分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执行。(表7.1.7)表7.1.7基坑变形的监控值(cm)基坑类别围护结构墙顶位移监控值围护结构墙体最大位移监控值地面最大沉降监控

6、值一级基坑353二级基坑686三级基坑81010注: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为一级基坑;    1)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2)开挖深度大于10m;    3)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    4)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严加保护的基坑。   2三级基坑为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时的基坑。   3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   4当周围已有的设施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这些要求。说明:7.1.7 本规范表7.1.7适用于软土地区的基坑工程,对硬土区应执行设计规定。五、监测点布置1、一般规定:应最大程度地

7、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监控要求;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设施。2、具体规定基坑及支护结构①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