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论文

关于东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论文

ID:11213093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关于东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论文_第1页
关于东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论文_第2页
关于东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论文_第3页
关于东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论文_第4页
关于东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东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东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论文.freel272名农业技术人员,相比发达国家如日本270名,美国330名,东莞市农业技术人才还是比较缺的。二是专门人才职称结构比例失调,人才分布不均。主要是中高级人才所占比例少,2008年,中高级职称人数仅约占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职人员的9.4%。市级与镇级中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分布不均匀,市级持高级职称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13人,而镇区无一人。从学历层次来看,2008年市镇2级大专以上的的农业技术人员有300人,仅占总数的29.9%。1.3农业技术市场发育不全近年来,虽然市级农业科研领域的大批农业科技成果先后被鉴定,但农业科研推广与应用仍然较低,农业科研成

2、果绝大部分被闲置于科研机构而没有转化为生产力,科技进步对全市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只有55%,略高于全国农业技术1/3的推广率,但相比发达国家高达70%以上的推广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还有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只是争取研究经费的陪衬。科研过分依赖土地生存,依靠财政吃饭,科研力量不足,科技研发能力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效益不高。科技与经济效益不成比例。1.4农业生产规模小,推广对象即劳动者的素质低下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农业从业者中,小学及以下学历程度的占65%。而且多是一些农业知识缺乏、传统思想相对保守的老一代农民,或是来自其他省市以谋生为主的代耕农。以农业重镇洪梅镇为例,全镇2个较大蔬菜生产基

3、地的40多名种植户中,99%以上是来自其他省市的代耕农1。在许多镇区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小打小闹式以户为单位的传统农业耕种所占比例较高。农业生产还没有形成理想中的产业化与园区化。1.5总体投入经费不足近年来,东莞市财政对农业科技专项投入的比例约占对农业投入的2.5%,约为500万元左右。按国际惯例计算农业研究经费占农业GDP的份额,即为农业科研投资强度(ARI)2,2007年东莞市的ARI约为0.23,与20世纪90年代的低收入国家的农业科研强度相当,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ARI为2.42相差甚远。2原因分析2.1农业基础地位意识淡化2.1.1农业经济性质决定了人们的意识。农业生产周期相

4、对较长,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回报率低,相对于工业及金融投资,农业存在明显弱势,这是决定人们农业基础意识淡化的主因之一。随着改革开放与工业化的进程,东莞市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农业从业劳动力也在逐年下降,这与当地的农耕意识与快富思想有很大关系。一些村委会为了致富增收,不惜牺牲农田保护区搞招商引资,建厂房设工地,搞工业化生产,从而导致农业耕地急速递减3。2.1.2“耕田无用论”老套思想的左右。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耕田无用论”的老套思想,认为农业是没有出息、低贱的行业,这就产生了本地人不愿从事农业生产而以外来民工代耕的现象,即使是存在本地农业从业者,也是一些老弱病残者不得以而为之的选择。2.

5、1.3政府的轻农思想。政府管理者也存在轻农思想。东莞市委、市政府曾以污染环境为由出台禁养生猪的政策令,曾一度引起了全国上下的热议。禁猪令的实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畜牲业给本市带来的环境压力,却大大制约了农牧业的发展与壮大4-7。2.2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能弱化2.2.1农技推广主体职能意识薄弱。机构改革后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职能被定位为: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动物防疫检疫、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信息化和教育培训等工作。实际上这些职能并未充分发挥出来,一些农技推广机构对本身职能认识不够到位,通常是以完成上级任务或走过场的形式去开展推广工作,没有发挥真正的服务职能。2.2.2机构人员设置混乱,

6、间接弱化农技推广职能。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的政府事务与其本身职能相混淆,一些农技推广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并非农技推广事业的领军人而是行政事务的代表,其工作重点不是集中于如何提高农技推广水平,而是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党政工作上。农技推广机构占编、挤编现象严重,造成在位不在职或在其位不谋其事,也弱化了职能。2.3缺乏人才选拔、考核激与励机制特别是镇级机构,对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选择、考核与激励缺乏一套完整的机制。在人才的选择上,还存在走关系、用人唯亲的现象,一些镇级机构成为了某些领导安置亲朋戚友的家族生意。由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共事业性,决定了对农业技术人员的管理体制,以完成任务或走过场的形式去进行

7、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工作成效如何并不构成对他们业绩或收入影响。另外,农技推广人员之间缺乏竞争机制,这是所有农技推广机构存在的普遍现象。没有形成人才淘汰制度,一些农技推广人员一旦入了编就可以高枕无忧,因缺乏竞争而缺少动力,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全面有效地开展,也限制了优秀人才的晋升及发展空间,造成人才的流失,导致整个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够稳定。2.4农业科研、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脱节农业科研项目没有较强的针对性,一些农业科研项目常常成为搏取经费的凭据。因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