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02615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0
《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结束技能相关心理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结束技能相关心理问题探究[摘要]课堂教学结束技能是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课堂教学结束技能优化过程中,教师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学会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调整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对学生学习心理规律的认识能力,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结束技能心理问题[作者简介]王发斌(1964-),男,甘肃武威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甘肃合作747000)[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院长基金项目“民族院校体育课程整合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21
2、)[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82-029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把学生对教学结论的认识心领神会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由于课堂教学临近结束时,学生的注意力处于疲惫状态,要在课堂结束时实现这一课堂的总体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寻找思维的兴奋点,用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使学生由注意力的疲惫状态转向兴奋状态,激起学生向更高、更新的知识领域探索。要实现这一任务,需要认真思考有关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束技能的一系列问题。一、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束技能的前提课堂教学的
3、难点之一在于,教师面对智商、思维、成绩等差异很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变化多端。教师的责任在于设法使每一位学生个体都能接受他的思想感情和结束方式,否则课堂教学就意味着失败。为此,教师必须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较高的心理素养。只有这样,教师的课堂结尾才算是成功的,其结尾才能达到艺术的境界。9课堂教学结束,教学任务圆满完成时,教师往往有一种满足、欣慰、愉快的心理体验。这时,教师往往思维敏捷,情绪饱满,充满自信和成功感。这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开放课堂,将有限变为无限,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学会把饱满的情绪、活跃的思维用富有说服力和充满感情的语言将学生的思维引向
4、深处,使学生在强有力的科学结论和心理共鸣的情感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觉得时间虽尽但意无穷,为后继学习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和情感铺垫。如果课堂的教学目的没有达到,教师要沉得住气,冷静而又迅速地分析原因,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务实、耐心地为学生之后的学习重新铺垫,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新的学习兴趣,寻找新知与旧知间的桥梁,继续保持学习的激情和注意力。教师的失败情绪对于迷惘的学生来说,会引起学生的过度焦虑,而过度的焦虑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失殆尽,使学生产生自卑感,甚至会损伤学生自尊心的内核。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感到教学的失败、目的没达到,往往都
5、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焦虑情绪,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以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学生的情绪,在较为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对预定的目标退而求其次,以退为进。一切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教材的难度和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而适当调整教学计划。9此外,教学结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是否经常进行有准备的工作。上课之前,老师应当周密思考结束时所需要的材料,要精心地进行准备,不能匆促而就。一般说来,结尾之前的准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构思导语。思考导语的主题,提出问题和中心,考虑阐述的风格以及结构形式。第二阶段,制定内容。这是一项多方面的工作,它要求教
6、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具体制定结尾的内容和形式。第三阶段,具体表演。这就是教学效果检验,老师在讲台上上课,其生动、中肯的语言,配上恰当的动作,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探究心理,增加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使课堂教学的结尾进入最佳态势,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二、教师学会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束技能的重点学生的心理状态对能否成功结束教学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教学结束时,有的学生常常不管老师结束时如何生动地教学,也提不起兴趣;而有的学生却相反,即使在很困难的条件下,也会主动地去学习。在教学结束时,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注意学生在教学结束时的心理状态。学生经过课
7、堂的初始阶段和中间阶段学习后,心理状态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懂得了所学内容,心理特点的突出表现是心态愉悦、心理满足;一种是未懂所学的内容,心中仍处于迷惘状态,其心态惆怅、心理不满。在教学结束的环节,知识点学懂了的学生,心里容易产生满足感,有心领神会的愉悦感,但同时又存在淡化兴趣、抑制深入思维的消极心理。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学结束时教师应通过综合贯通的方式,将纵向的、横向的知识点联结成有机的系统,使学生进一步知道知识是怎样关联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将所学知识向更高的层次提升,向更新的领域拓展,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