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史料要游刃有余解读史料要掘井及泉——以《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为例

引入史料要游刃有余解读史料要掘井及泉——以《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为例

ID:11186722

大小:5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0

引入史料要游刃有余解读史料要掘井及泉——以《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为例_第1页
引入史料要游刃有余解读史料要掘井及泉——以《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为例_第2页
引入史料要游刃有余解读史料要掘井及泉——以《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为例_第3页
引入史料要游刃有余解读史料要掘井及泉——以《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为例_第4页
引入史料要游刃有余解读史料要掘井及泉——以《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引入史料要游刃有余解读史料要掘井及泉——以《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引入史料要游刃有余 解读史料要掘井及泉——以《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为例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邹玉峰 李惠军  【背景分析】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是上海华师大版高一历史第2册第1单元第4课课题。相关内容在国内现有版本中均有涉及,只是表达方式、素材选择各异而已。    先说说“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的内容。一般来说,老师们都很熟悉西周这个看似很常规、很传统的老话题。其实,这里还是存在许多玄机的。比如,商朝到底因何而亡?纣王暴行天下而天下反,但武王德行天下又何以天下乱呢?再如,一些经典的历史材料,那些被人们反复引用的历史文献,我们到底是不是心领神会、大彻大悟了?又如,就国家形态而言,西周较

2、之于夏商,到底发生了哪些突破性的变化?它又潜藏着怎样的隐患?还如,“封邦建国”“宗法制度”“礼乐文化”三者,到底在西周的国家建设和体制建构中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三者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相互关系?凡此等等,都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细细咀嚼,丝丝人扣地加以解读和分析。    上古史的研究历来争议颇多。最纠结者莫过于材料的甄别。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史学界就曾对古史的真实性展开了大讨论。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说:“研究中国古史为最纠纷之问题。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钱穆在《中国古史大纲》中说:“民族最先历史无不从追记而来,故其中断难脱离‘传说’与带有‘神话’之部分。若严格排斥传说,则古史即

3、无从说起。”而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则旗帜鲜明地对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传说及其文献持怀疑态度。如何在去伪存真的前提下,把这段历史讲清楚,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也就成为我们在设计这节课之前的一个重要思考点了。    再说说关于“史料教学与方法策略”的思考。如果说,历史就是一种解释,那么,这种解释则必须建立在对材料的甄别、互证、理解和联想的前提之下。严格地说,没有专门的“史料教学”,只有专门的“历史教学”。我们所理解的“史料教学”应该是根据历史教育的需要,围绕历史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为了搞清历史事件的原委,在历史教学活动过程中,游刃有余

4、、自然适切、恰如其分地引入多种历史材料。借助史料理解来认识历史,感悟历史探究的过程,在解读史料中生成新知、建构知识、还原客体,从而实现预设的课堂学习目标的经历。而绝非为了体现某种理念、彰显某种模式而硬生生强加进课堂的“五彩风景”。其实,历史学的最大特质之一,就是从史料的研究人手,在厘清客观历史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对历史现象加以主观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史料的研究不仅是历史学的应有之义,而且是历史研究得以科学、客观、真实和具有借鉴价值的基本前提。新课改背景下所倡导的“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绝不是什么新的课程理念,它仅仅是“还原”学科特质,“回归”学科本真。因为,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历

5、史教学中简单的“以论带史”的现象,武断的“概念推导”的弊端充斥于课堂,历史学科失去了它应有的“底色”。所以,我们需要矫正。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学科教育理念的创新,更非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恰恰因为理解的偏颇,所以我们经常在历史课堂上看到一些非理性、非常态的所谓“史料教学”的表演行为和尴尬情形。概而言之,一是史料引入贪大求多,缺乏灵魂的统摄;二是史料解读浅尝辄止,缺乏深入的品读;三是史料运用孤立突兀,缺乏逻辑的贯通;四是史料延展主观随意,缺乏理论的支点。其结果要么是历史课被几则史料割裂得支离破碎;要么是一段清晰的历史,在笨拙的“史料教学”中,被搞得乱象丛生、面目不清;要么是连我们自己都

6、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读完、读懂的史料,却在课堂上被学生“迅捷”“精准”地理解了。凡此种种,其实都是对史料教学理念的误读和曲解的结果。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于如何选择史料、运用史料和解读史料,依然需要一次新的矫正。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在本课的创意和策划上,力图做些初步尝试。【过程设计】 一、课题导人 1.情节描述,引出问题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拂晓,周武王率数万人的“多国部队”兴兵伐纣。商纣王仓促拼凑了一支包括奴隶在内的“杂牌军”在商都郊外的牧野被迫应战。就在激战的关键时刻,商军中的奴隶突然临阵倒戈,战局顿时急转直下。夕阳西下,绝望的纣王爬上鹿台,回头望了一眼那轮如血的落日后。点燃

7、身边的干柴。一个近600年的商王朝连同它的末代君王,骤然消失在熊熊的烈焰中!   三年后,周武王病逝于镐京。新生政权遭遇了一场生死存亡的考验。   ●成王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   ——《史记·周本纪》   与学生共同解读文献史料后,教师提出疑点:商纣暴政而亡天下。而武王强调德行天下,按照常理,应该是长治久安了。但是,西周建立仅仅三年,便发生了三监与方国的联合叛乱。对于这种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