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防沙治沙活动中市场机制的运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防沙治沙活动中市场机制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榆林;土地沙化防治;市场机制 [论文内容提要]市场机制的运用曾使榆林的土地沙化防治出现崭新的局面。但随着防沙治沙事业的发展,它也面临着一些由深层因素导致的问题。一条可行的出路是:政府利用自己的投资弥补外部性给私人投资造成的损失,从而保证市场机制的顺畅运行。 土地沙化的防治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性难题。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治治沙更是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与人类的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土地沙化的防治需用一定的方式取得并组织各种
2、投入。但防沙治沙又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因为其首要目标是生态效益。用现代经济学的观点看,这样的活动必然具有正的外部性。也就是说,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会对他人(非投资者)的利益带来正面影响,而这些正面影响无助于投资者的收益。这当然意味着投资者收益的损失。一般来讲,有外部性的地方就有市场失灵。就正的外部性而言,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就是私人投资不足。这就使我们在开展防沙治沙活动时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一领域能否运用市场机制?再进一步:如果能,又如何运用市场机制?在这一方面,陕
3、西榆林市的探索无疑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市场机制初显巨大威力 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地南缘。在历史上,榆林沙区曾是“水草丰美,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好地方。秦汉以降,由于战争和垦殖等人为因素的破坏,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土地沙化问题日趋严重。到唐代中叶,曾“临广泽而带清流”的大夏国都统万城已“堆沙高及城堞”,面临灭顶之灾。据调查,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流沙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吞没农田牧场40万亩。到解放时,沙区仅存的165万亩农田也处于沙丘包
4、围之中,390万亩牧场沙化、盐渍化、退化严重,载畜量甚低。建国以后,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榆林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沙治沙活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榆林防沙治沙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政府领导的群众性大会战,年复一年,沙区群众、民工、部队、民兵以及干部、工人、市民开赴沙区兴修水利、植树治沙、营造农田。应当承认,这个时期的治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防沙治沙的方法上有不少有益的探索。但从总体上
5、看,这一时期在土地沙化防治方面的投资不足,投资的使用效率也较差。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投资渠道单一。这一时期土地沙化防治的投资严重依靠国家。(2)个户动力不足。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防沙治沙舞台上的角色的主次排序是国家、集体、个人,实行“国营造林和集体造林并重”的方针。所有权方面的政策是“国造国有,社造社有,社员在房前屋后植树归个人所有。”这种责、权、利格局把个户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局限在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之内。
6、加之集体林业生产和经营搞4“大呼隆”、吃“大锅饭”,劳动者干多干少一个样,多劳不能多得,所以防沙治沙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了很大的压抑。(3)沙区群众的物质生活保障被忽视。这一时期的生态建设与沙区群众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愿望缺乏关联,沙区群众的物质生活保障受到忽视,因而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4)左倾错误思想及由此导致的政治运动的冲击。实践证明,排斥市场机制、否定利益驱动是错误的。 是体制改革为榆林的治沙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十一届三中全
7、会以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铺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由群众的自发探索变为政府的引导取向,而且在不断完善的同时由种植业和养殖业向农村中的林、牧、渔等部门渗透。在这种新的宏观政策环境下,榆林地方上的防沙治沙政策在探索中不断取得突破。1979年,地委、行署试探性地给每户划拨了3—5亩荒沙地,进行治理。经过两年的实践,大家更有了信心。1981年,地委、行署决定进一步扩大和健全林业生产责任制,开始放手划“五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