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探析美日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美日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摘要]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美国及其盟友日本一直支持中国台湾。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形势的变化,美国基于战略利益的考虑,在无法阻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情况下改变政策,最终抛出“双重代表权”案和“逆重要问题”案,以设法挽留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日本也追随美国的这一政策,并迫于美国的压力担任了这两项决议案的提案国,但美日政策最终归于失败。 [关键词]美国;日本;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及其盟国日本采取多种手段阻挠其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而只承认台
2、湾政权在联合国中代表中国行使联合国所赋予的权利,此即所谓的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那么,如何认识这一时期美日对待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态度呢?本文就美日两国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历来政策进行详略适当的描述,并重点探讨两国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前后的外交姿态,以期揭示本质所在。 1美日的既往政策 美国和日本对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阻挠由来已久。 1.1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对华政策以遏制和孤立为主,对待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也是如此。虽然从1950年起中国代表权问题就在联合国大会上被提案,但美国以中国
3、的抗美援朝是“侵略”为借口,操纵安理会否决权,通过了“延期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随后的十年里,美国利用其影响力,对恢复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案,操纵联大年复一年地加以否决,将此议案排除在联大的议题范围之外。而日本自1956年加入国联以来,一直是美国“延期讨论”决议案的支持国,协助美国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但随着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加入国联,美国控制联合国的能力也随之减弱,该政策的实施越来越艰难。 1.2第二阶段 1961年,美国又根据联合国宪章第18条第2款规定,“对于新会员加入联合国之准许,会员国权利及
4、特权之停止,会员国之除名”,均属“重要问题”,必须有2/3的成员国表决同意。美国政府认为改变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的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联大的2/3的多数通过才能有效。在此过程中,日本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日本外相小坂善太郎在出席联合国大会时,将这个“重要问题”主意告诉了美国国务卿腊斯克,才使这一政策得以实施,这表明,日本政府在对待中国代表权问题上开始主动为美国出谋划策并成为这一“重要问题”决议案的共同提案国。这样,美日通过贯彻这一政策,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把中国拒之于联合国门外。 从以上两阶段看出,美国和
5、日本对待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基调是一致的,它们分别有着不同的战略意图。 美国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完全出于冷战的考虑。因为中国代表权问题首先涉及美台关系,美国战略意图是在西太平洋构建一条从阿留申群岛到菲律宾的反共战线,遏制中苏向亚太地区扩展势力范围,中国台湾是这一战线中的重要一环。因此,美国政府继续扶植中国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政府是为了继续维护自己在联合国中的优势地位。如果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唯一的合法政府为联合国承认,则中国台湾势必会退出联合国,如果同为社会主义的苏联和中国在联合国
6、中联合起来,美国控制联合国的能力就会减弱,这直接影响美国在同苏联冷战中的优势地位。此外,如果中国台湾退出联合国,表明中国台湾不再是一个被国际上承认的政治实体,这将直接影响到美国在中国台湾驻军和对台军售的合法性。所以美国不遗余力地反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日本一直追随美国阻扰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是在美国提携下恢复和发展起来的,美国一直是日本最大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之后日美在原有的“日美安保条约”基础上,又进一步修改添入经济合作内容,使日美同盟关系更为密切。这样,日本为更有力地促进
7、经济高速发展,便积极追随美国反华战略的政治态势。同时,日本还追随美国支持中国台湾政权的政治态势。1952年4月,日本与中国台湾签订了“日台条约”,把台湾纳入军事防卫范围。此外,日本与中国台湾之间有密切的经济贸易关系,支持中国台湾的立场符合日本自身的国家经济利益。这样,美国与中国台湾因素的制约使得日本内阁对华政策有很大的局限性,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便是其中一个缩影。 2美新政策的提出 但到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政府意识到再对华采取敌视的政策并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和它在世
8、界的影响日益扩大是一个无法否认的现实。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美国的决策者决定主动采取缓和政策,与中国改善关系。 相形之下,中国台湾的战略地位有所降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冷战背景下美国一直视中国台湾为西太平洋防御圈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阻止中苏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势力的扩张。然而,20世纪60年代中苏之间的斗争使美国认识到中国并非苏联的附庸,而是作为一支